甚至朝廷對科學技術發展干涉,還是萬曆掌握大權之後,這組建了科學院。但是科學院最多地是收集最新的科技,供萬曆諮詢。各個方面對新技術並沒有多少渴望。
在周夢臣當政時期,那個時候造鐵甲船,的確是時機不成熟,單單是蒸汽機上船,就有無數問題要解決。畢竟,這蒸汽機船是要在海上的。海上的海況,根本不是桑乾河小河溝能比的。
但是,在萬曆當政之後,其實大明已經有其中技術已經夠了。
已經有蒸汽機船開始跑海運了。
但是鐵甲船依舊難產。
周夢臣以為自己一輩子估計都看不見這東西了。卻沒有想到,在八十大壽上再次看見了。
周夢臣細細問過,特別是對火炮。
大明科技方面唯一一直進步的,就是火炮。
火炮的威力早已確定了。從周夢臣開始,火炮就已經是大明軍隊作戰的核心。所以軍中希望有射程更遠,可以爆炸,更輕便的火炮。
這種需要的渴望,簡直是無休無止的。
而且周夢臣這些年,化學已經單獨出來成為一個學科了。
火炮早已從前鏜炮,變成了後膛炮,火藥也從黑火藥,向化學火藥過度。
這些周夢臣都是知道。他偶爾也得幾把新式火器,但是軍中火炮。卻是多少年沒有見過來。畢竟湖廣駐軍很少,不過一個營,還是二線的裝備,根本就是治安軍。
根本沒有最新式的火炮。
殷宗伊見周夢臣看得高興,說道:“老師,這一艘船已經造得七七八八了。今年下半年,就能停到武昌碼頭。”
周夢臣說道:“淘氣,我要這東西做什麼。這個模型留在這裡就行了。”
殷宗伊之後。更有其他弟子送上其他禮物。
一時間,周夢臣眼前的並不是別的。而是這幾十年的科技展。
不過,周夢臣也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大明計程車大夫都更講究實用性。周夢臣看到的都如殷宗伊一般,都是已經發明的實物為主。並沒有什麼理論文章。
周夢臣卻沒有想過。
理論方面的事情,周夢臣已經搞定了。
他退休之後,將什麼電磁理論,乃至於原子理論,元素週期表假說等等,都全部發表出來的。甚至周夢臣最近一本書,還列舉了他對科學的一些猜想與假說。
不用想。這些猜想與假說,就是後世已經證明的東西。
這也算是周夢臣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財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