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確的,有當仁不讓之心。徐階也是這樣的。只是他的做法更柔和一點,卻擋不住他獨攬大權的心思。
只是,能進入內閣的。不管是袁煒與嚴訥,都有一部尚書的資歷,可以說他們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沒有誰想給別人裝點門面。
當然了,他們之間的交鋒,是攏在衣袖之中的。內閣中人知道,外面只能聽傳聞而已。
楊繼盛的情報顯示,嚴訥也準備告老還鄉了。當然了,徐階給壓下去了。內閣之中紛紛離任,顯示著徐階這個首輔**道。故而,徐階正在籌劃內閣增補,多則三員,少則一員,至少要將內閣成員維持在三人。這是徐階認為內閣最少的數目了。
周夢臣心中暗道:“果然見一場好大的風波啊。”
內閣是大明權力的最核心。
可以說,內閣動一動,下面就要動一片。內閣的人員變動,要牽扯到太多地方了。周夢臣內心之中未必沒有存想一步進入內閣之中。但是周夢臣也知道,這不現實。
徐階不會讓他如此順利的。
不過,他如此氣勢洶洶的回來,做了這麼多準備,不謀求一個尚書,就太不值當了。甚至可以說,不進則退。周夢臣如果這一次再折戟沉沙,就不知道要調到什麼地方了,去西南整治土司,那裡與京師相隔數千裡,才真正的遠離整治中心,想回來也就難了。
只是該如何下手?
周夢臣愣愣出神,直到腳下水涼了都沒有發覺。
“大人。”徐渭忽然過來,說道:“張叔大來了。”
周夢臣立即驚醒了,心中自然明白,張居正是來做什麼的。立即扯過毛巾擦腳,說道:“快請,我馬上就到。”
徐渭卻提起一邊的水壺,給周夢臣加了一些熱水,說道:“我的意思,大人在這裡好好泡腳吧。”
周夢臣心中一動,說道:“你的意思是?”
徐渭說道:“這個時候,相見不如不見。”
周夢臣想了想,將毛巾扔到一邊,將腳放進水中,說道:“好一個相見不如不見。你去告訴叔大,問他為公而來,還是為私而來。”
周夢臣也明白徐渭的意思。
周夢臣與徐階之間,還沒有撕破臉。彼此之間自然是要談的。但是怎麼談卻是要講究的。政治雖然是妥協的藝術,既然是藝術,就是有很多處理方法。
而今周夢臣造出這麼大的聲勢。可以說攜北方之民意。而徐階是南方人,一個不小心,就是南北之爭了。徐階不能不謹慎處理。將事情消化於無形之中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然後周夢臣的想法卻是相反,這事情鬧得越大越好。反正嘉靖這幾年一直在找一個制衡徐階的人。周夢臣而今證明,自己是唯一能對徐階造成影響的人。上有嘉靖的默許或者支援,下有北方民意滔滔。
周夢臣自然將事情鬧得越大越好。
說到底。
徐階是內閣首輔,天下第一臣,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是要對大明負責的。而周夢臣卻不一樣了。周夢臣不入中樞,就不用為整個朝廷承擔責任。
談是要談,但決計不是這個時候談。
徐渭立即說道:“大人,你在這裡繼續泡腳。我這就去回一回張叔大。”
周夢臣說道:“叔大是我好友,有些事情不要太過分了。”
徐渭說道:“屬下明白。”
只是徐渭不知道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