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六章 募役結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募役結合

第六章 募役結合

周夢臣的一番心思算是打動了嘉靖。

嘉靖未必不知道周夢臣為什麼說這樣的話,但是他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來想過唐代安史之亂的原因,偏偏嘉靖博覽群書,每日睡覺之前,都要讀幾頁永樂大典,就博學這方面,不下於一般大儒。

他細細回想一番,發現周夢臣說的,不無道理。甚至找不到什麼漏洞。

這才是讓嘉靖驚怖的地方。

難道,大明的未來會是這樣?

在他看來,大明與大唐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大唐的首都在長安,距離邊境足夠近。也就是真發生了邊鎮叛亂的事情,大明根本不可能如大唐一般先逃到蜀地緩上一口氣。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嘉靖的預想也沒有錯。

努爾哈赤也在李成梁門下當過兵,如果努爾哈赤不是女真人,消除一些民族性的東西,是可以看成一場邊軍叛亂。只是與嘉靖所想的中上層軍官叛亂不同。這一次是下級軍官叛亂。

畢竟歷史雖然相似,但從來不是簡單的重複。

嘉靖有些著急,說道:“說說你弄出的那一套是怎麼回事?”

周夢臣說道:“是,衛所乃是朝廷根本制度,其實是有可取之處。只可惜時間長,百弊纏身。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臣以為改革之法,以不大動為要,是以秉承衛所軍的編制,依然以一衛五千六百人為基本編制。增加一些火器,將刀槍換成了火器,人數上稍稍有些變動,以六千人為一衛。如朝廷舊制。根本變化卻是徵召士卒上,臣廢除軍籍,一律按民籍而論,並丈量大同十四個衛所的土地,全部平分給衛所百姓與大同百姓,以一戶百畝為單位。這些土地雖然讓他們種,但是卻是朝廷的官田。家中有從軍者,可以免賦稅。從軍每月也有月糧。臣到大同時候,正是用兵之計,定為一月一石,一年十二石。但而今戰事稍緩,可以因將士資歷,軍隊不同。各有高下,想來,一年四石糧食就足夠了。”

“不過,如此一來,就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些土地的管理。有這些土地在,就等於有源源不斷的兵源,一旦這些土地被侵吞,估計軍隊也是無法維持下去的。”

“所以臣想這樣做,就是將附近幾個衛所合兵為一縣,這種縣有別於其他府縣,臣稱之為邊縣。邊縣之中,當有一縣尉作為縣令的副手,他所管轄的事情,就是轄區之內,一切關於軍隊的事務,這些土地掌握,士卒的徵召與訓練,與軍隊對接兵源,甚至接到喪報,派人到軍隊之中將戰死將士的骨灰取回來,併為他們辦喪事。等等。”

嘉靖聽了,沉吟片刻說道:“這其實是變種的衛所制度,將原本衛所之中的事務單獨分割出來,令軍中只管練兵用兵就行了。每一個士卒四石,十萬就是四十萬石,百萬之眾也不過是四百萬石,朝廷是供應得起。只是這一件事情想要做下去,卻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根本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你知道為什麼嗎?”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臣自然知道是因為什麼?是土地。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土地,沒有土地,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不管說的再好,也是辦不成的。”

任何東西都是有價值的。周夢臣的辦法,為了朝廷節省了大量的開支,還能保證戰鬥力,其實天下哪裡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哪裡有花錢又少,做事情有好的事情。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周夢臣其實是繼承了朱元璋以土地養士卒的思路。

不繼承也不行。周夢臣畢竟不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而是在朱元璋打下的框架之中騰挪,就好像是建築師一般,設計建築的建築師,自然可以天馬行空。只要符合物理規律就行。但是周夢臣接到手的工程,是一箇舊房改造專案。原本的框架與樑柱是不能亂動的。

他也只能順著朱元璋的思路做文章。

土地是第一項開支,但是並不是說除卻土地之外,就沒有別的開支了。周夢臣的規劃本質上,是一種賦稅更換。將延邊地方的賦稅,從糧食變成了血稅,甚至這些邊縣,根本不可能向朝廷繳納賦稅,甚至還需要中央的財政補貼,畢竟,大明沒有專門的地方稅。地方辦公經費都是從田賦之中分成,或者上下其手搞出的灰色收入。

而今田賦沒有了。地方府縣恐怕都揭不開鍋了。

當然了,還有武器已經其他方面的經費。決計不可能是養兵百萬只要四百萬石糧食。只是即便如此,也節省了太多的經費了。畢竟而今維持九邊,明裡暗裡,隱形的公開的支出,已經有近千萬兩每年了,單單大同鎮之前一年都要有近百萬的開支。

大明財政如此拮据,固然有財政本身的問題,也與沉重的軍事開支有關係。

但是這一切的根本,還是在土地上面。土地乃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資產。一切與土地有關的都敏感之極。

嘉靖嘆息一聲,說道:“你可以將大同上下殺得乾乾淨淨。朕卻不能將這天下蛀蟲嗎,殺得乾乾淨淨。順勢而為,行天之道。你這法子是不行的。”

嘉靖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皇帝。說他昏庸,自然是不能的。但說他是一個好皇帝,卻更是過分的。嘉靖卻是一個清醒的人。前二十年嘉靖也算得上勵精圖治,後來大為轉變。這固然是嘉靖開始信奉神仙之道,但未必沒有他在政治上遇見了挫折。

當然了,任何一個大臣都不敢與嘉靖作對,嘉靖不管遇見怎麼樣的強敵,都能拿捏對方死死的。嘉靖的歷任首輔,都被嘉靖在手中攥的緊緊的。只是嘉靖可以對付任何一個大臣,卻對付不了官僚或者文官這個集體。

當嘉靖發現,很多事情,他不管換上幾個首輔,重手處置幾個大臣,甚至殺上一批言官。換上來的人,與之前也是一樣的。

內心之中自然也有深深的疲憊感。

殆政之心,由此而起。再加上遇見一些變故,比如差點被宮女給勒死,思想上才有了巨大的轉變。從勵精圖治,變成了敷衍了事。

正因為如此經歷,嘉靖太清楚在朝廷上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周夢臣殺得僅僅大同一地的世襲軍職的武官將領,算起來也不過幾十個大家族。就掀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大同剛剛被蹂躪過,這些武將有原罪在身,在加上大同乃江山一角,武將沒有文官吃香,周夢臣又有嘉靖的背書,這一件事情才算過去了。但是而今,誰給嘉靖背書?誰給嘉靖做靠山?

不會,以為僅僅因為他嘉靖是皇帝,下面都會完全服從命令?

嘉靖剛剛登基的時候,就被楊廷和狠狠教育了。自然知道不會有這種好事。要做成周夢臣所說的,必須一場轟轟烈烈大風暴。別的不說,嚴嵩這個首輔就辦不成這樣的事情。

難不成還要換首輔?

嘉靖不想兩折騰了。

周夢臣也明白嘉靖的心思,說道:“臣當然知道,此事不可能在全天下推開。不過,陛下而今卻有一個大好機會,順勢而為,陛下可得一支精兵,與一塊兵源地。將來天下有事。”

嘉靖聽了,心中轉了幾個念頭。猜測的說道:“你的意思是青城?”

周夢臣立即說道:“聖明無過陛下,臣正是此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