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就些恍惚,抓了一半自己的頭髮,發現裡面白髮日多。嘆息一聲,說道:“朕老了啊。”
不知不覺之間,嘉靖到了五十歲的門檻之上了。
雖然嘉靖最重保養,即便不修仙了,也跟隨全真派修煉養身的功夫。精神氣質極佳,與這個時代五十歲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比,但是歲月從來不曾饒過誰。即便嘉靖再保養,也不能逆天行事。
不過,嘉靖今日這麼急的召見周夢臣。可不是傷感春秋的。嘉靖將談話推進下去,說道:“飛熊,這幾年在大同辛苦了。”
周夢臣說道:“為陛下做事,何談辛苦。”
“好。為國效力不居功。”嘉靖說道:“但朕不能不賞罰分明。其實你在通貢之後,朕就想以通貢之功,將你調入京師。只是去歲大旱,下面都說,韃子之心不可測,唯獨大同再起戰事。這一件事情就拖下來。今日回京述職,正好一併賞賜。”
“告訴吏部,”嘉靖轉頭對黃錦說道:“告訴吏部,周夢臣的考績,卓異。”
古代官員的任滿考績一般分為三等,上,中,下,卓異,又稱上上。其實尋常時候是給不了的。
這是說明該員的功績特別突出才行。
周夢臣自然有這個自信,他在所有巡撫政績之中。能為第一。雖然巡撫之中未必沒有能臣。但是誰能如周夢臣一般,一任之中,對外三戰三捷,對內招攬百姓,力行屯田,並做出重重實業,讓大同一鎮簡直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別的不說,只要大同能沿著周夢臣的路線走下去,絕對是北方重鎮,比起來,僅僅在北京,開封,西安,濟南,太原等幾個大城市之後。
這樣的情況下,周夢臣還稱不上卓異,誰能稱得上卓異。
只是周夢臣對這個結果,並不是太高興。
無他,按照官場規矩,上。中。下三個評價,是有不同的安排方式的。所謂上中下,其實也算是優,良,劣。
劣就不用說了。一般是去職。如果有罪的話,再按照局面處置。良,一般就是給一些嘉獎。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沒有調動的話,就是留任,有調動的話,也是平級調動。而優是要升官的。
而且不同的情況又有不同。一般的優,升官是要看本身的資歷的。如果資歷淺薄,就會減少年限。比如一般官員就是三任必須一遷,但是如果得一個優,就能消磨掉幾年,讓該員提前任滿。
一般來說,優給得是升官的機會。
但是卓異又是上上。就不一樣了。這個評價是很少給的。給了這個評價的官員,是必定要升官的。而且升官途徑也有不同。甚至可以有跳賽道的可能性。比如一般來說從縣令起步的人,都要走地方官的路線,也就是從知縣而知府,從知府而布政使,從布政使到巡撫,從巡撫而總督,這一條升官路線。但是有了卓異的評價,就可能從縣令到監察御史,或者從地方官到京官等等。
一句話,可以受到破格的提拔。
而今日嘉靖又是親口說的卓異。又與一般的卓異不同。畢竟一般的卓異是吏部給的。而這個卓異是皇帝許的,簡直是鑲了金邊。這個卓異,幾乎等同於天下第一了。
那麼周夢臣接下來的待遇,幾乎是明擺得了。
就是升官。
對一般人來說,或許是好事。但是對周夢臣來說,這哪裡是好事。他最想做的事情,不升官。而是留任。
而今,周夢臣雖然不知道嘉靖到底有什麼要他去做的。但是有一點卻已經明白無疑,就是嘉靖本身,是十分傾向於周夢臣升官的。而且嘉靖要用周夢臣解決什麼難題,所以才提前給這麼多甜棗。
這讓周夢臣心中如何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