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二十三章 晉商派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晉商派系

第二十三章 晉商派系

周夢臣這一兩年,又是天下目光所在,可以說是風頭正勁,是風口浪尖之上。張四維又怎麼沒有研究的。

張四維說道:“父親,岳父。諸位叔叔伯伯。周公乃是天下名臣。乃是天下歷算第一,醫術營造創制火器,簡直是智慧通天,無所不知。用兵之道,其實是周公冰山一角。所以諸位長輩,萬萬不可因為幾次大勝,就將周公視為武夫。那是要吃大虧的。”

“那是知道。”王恩說道:“你王叔寄過來一些周公的算學書籍,家中都是驚為天人。即便不說周公,就是周公弟子程先生創立的算決,也是我們難以望其項背的。”

下面人很多紛紛點頭。

程大位是一個比較純粹的人。他的建樹大多數都在數學之上。很多人都沒有感覺。但其實程大位作出很多貢獻,比如算盤的算訣。三下五除二,三七二十一這些口訣,本就是明代中後起風行的研究方向。很多數學家將心思都放在這上面了。

程大位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時候,歷史上的程大位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從事這項工作。但是而今的程大位不過是將這一項工作,是作為一個餐後甜點,隨手都解決了。

作為教授外門弟子的教材。

雖然程大位沒有用力,但是凡是能衝周夢臣門下出師的外門弟子,都是一等一的賬房。

對其他人還沒有感覺。但是山西掌櫃賬房,那一個不是經商的班底心腹。這些人忽然發現市面上出現這樣一批。豈能不驚為天人。甚至周夢臣都不知道情況下,他的外門弟子之中,已經有一些被晉商聘請過去了,作為老師教授家中子弟。

畢竟即便有能力,也未必能被重要。畢竟山西人都是比較保守的。賬房的位置都不能給外人。但是作為老師就沒有那麼多說頭了。

張四維說道:“其實,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周公心思不在經商之上,但是實際上,他卻是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商人,諸位長輩有沒有注意到北京外城營造工程。整個過程都是借雞生蛋,無中生有。結果卻能讓各方面滿意。其中關鍵就是他拿出的水泥一物,水泥一物簡直是暴利。如果周公自己經營,未必不能為傳家的產業。但是最後周公幾乎是分文不取。可見周公的心思不在經商之上,而是一心為公。周家的產業而今也不過一個印刷作坊,幾家店鋪,還有朝廷賜幾個莊子而已,加起來不過數萬兩。哪裡能比得上水泥作坊的暴利。”

“而朝廷與京中勳貴更是吃飽了,甚至傳聞豐城侯的孫女已經與周公長子定親了。可見周公為人還是不錯。只要順了他的意思,他其實不在乎一些小利,周公胸懷天下,更在乎的是天下大利,他不在乎的一些小利,就足夠我們吃飽了。”

一行人聽得很是入神。

張允齡說道:“子維你的意思是?”

張四維行了一禮說道:“父親,我的意思也很簡單。周公一心復套。他的心思朝廷很多人都知道,他雖然主持和議。但實際上朝廷之中對他也不放心,擔心他再打仗。一口氣砍了大同近百萬兩的軍費。周公而今正是捉襟見肘的時候,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

“孩兒覺得,不管今日周公說什麼?我們一口答應下來便是了。”

“子維。”張允齡說道:“你自己都說周公胸懷天下,他是做大事的,我們這幾十家加起來,固然是身家億萬看似不少。但你也知道,這銀子每一筆都有每一筆的用處。之前拿出幾十萬兩,已經不少了。想要更多,恐怕不行了。”

很多人紛紛點頭。

資產與流動資金是兩碼事。

整個晉商加起來,整體身家絕對能超過一億兩。但是讓晉商一口氣拿出幾百萬兩,卻是不行的。那是要影響生意的。

對於大同這邊來說,晉商想到更多是維護關係,不得罪周夢臣。至於更進一步,未必不好。但是付出代價太多。卻不願意了。從根底上來說,雖然周夢臣而今位高權重,但是晉商加起來影響力,也未必弱了周夢臣。

別的不說,而今在薊州鎮的楊博,雖然看上去弱了周夢臣一頭。但也真要說起來,在朝廷上的影響力,他未必怕了周夢臣。

張四維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他而今不過是一個舉人,還不是將來的大明首輔。在這裡更多是一晚輩的身份發言,這些所謂長輩願意聽一聽已經是給張四維面子了。難不成還能採納不成?

張四維只能稱是,然後退到一邊。

不過等散去之後,張四維對父親說道:“父親我還是覺得,周公不會隨意見我們,他既然要見我們,定然是有事的。而且觀周公平生,也從來沒有隨意用人的意思,肯定是有回報的。”

張允齡說道:“我知道。”

張四維說道:“您知道還”

張允齡說道:“你知道不知道大同新興起一家商家,就是朔州殷家,他當家的就是周公的弟子。殷宗伊操持的就是貨運與蒸汽機,今年我估計他家能入賬萬兩。”

張四維一聽,說道:“萬兩?這麼多?”

不要這邊說幾十萬兩的傢俬,就覺得萬兩就不多,須知張家的家產到而今是三代人的積累了。而殷宗伊從商才一兩年的時間了。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了不起了。

“是萬兩。”張允齡說道:“周公有點金手。是能點石成金。朔州那裡的露天煤,我家早就知道了,卻不想能支撐一個軍器監。我觀朔州軍器監,如果折算成錢,百萬兩下不來的。”

“我得到訊息的時候,就已經讓家中將揚州,南京,杭州幾個院子給賣出去,賣不出去想抵出去,再加上手中的現錢,大概能有十萬兩現銀。”

張四維說道:“那父親您剛剛還?”

張允齡說道:“子維,你讀書好。前途遠大,永遠記住一句話。你最大的敵人,很可能就是你現在大的支持者。”

張四維立即心領神會。

周夢臣給的機會,是給晉商的機會。但是晉商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張家,王家。楊家,因為楊博的關係,是佔據主導的一脈。但並不代表晉商之中就沒有其他商人了。

他們這一幫人都是平陽府蒲州人。但太原介休這些地方就沒有商人了?自然不是的。而今介休范家,其實已經有一席之地了。

即便是以楊溥為首一系列蒲州系的商人中,也未必沒有什麼三長兩短。

所以,大家抱團在一起,構成外人看到的晉商團體。遇見不涉及根本利益的事情上,自然可以互相幫助。報團取暖。但是真要是遇見了關乎根本的大機會。卻是未必了。

張四維行禮說道:“父親,孩兒受教了。”

此刻他深深將這一幕印在他心中。很多時候,他人即地獄。當動手時就要動手。

張允齡說道:“子維,你是準備等有了結果,再去京師,還是現在就走?”

張四維說道:“我在這裡也幫不上忙。周公不是別人。這一次父親即便沒有什麼收穫,也不用擔心觸犯了周公。我就先走了。畢竟對我來說,明年科舉才是最重要的。本來我想應該很快出結果,今日一看卻是未必了。”

他覺得很快出結果,是指周夢臣與晉商之間的事情。但今日未必,卻是晉商內部爭鬥了。

對於前者他感興趣,對於後者他不感興趣。

張允齡點點頭說道:“也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