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向何方?
如果周夢臣剛剛答應了。而今嘉靖就會想辦法,將戶部侍郎的官銜掛在周夢臣身上。而今他雖然已經默許了周夢臣外任。只是他可沒有為周夢臣安排妥當的心思。
周夢臣心中咯噔一下,目光暗暗與徐階的目光一對。
徐階雖然沒有回應周夢臣的眼神。不過,想來徐階也不會變卦。
周夢臣既然想外任。絕對不是沒有與人商量過。他與張居正商議了好多次了。甚至未來想要的任職的地方,已經有了。
周夢臣希望在東南任職。
為什麼?
一來是底子厚,二來是有機會。
底子厚就不用說了。
東南經濟富饒,在後世號稱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當然了,這一點學界沒有公論。但無所謂。周夢臣也從江南商人哪裡看出了江南的雄厚的財力。同樣的採購,山東商人的棉花運輸的就慢。而江南的商人,幾乎直接在北京的倉庫之中,選五千匹布。
那樣子,簡直是毛毛雨的樣子。
雄厚的經濟基礎,這是周夢臣大展拳腳的根基。而機會更不要說了。就是倭寇。
周夢臣而今在軍事上也是有些見識了。深刻的認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後世將倭寇怎麼說,但是對於大明朝來說,軍事危機,還是北勝於南的。倭寇最盛的時候,估計也就是十幾萬之眾,而且沒有統一的指揮。
再者也是步戰。
見識過韃子數千騎,數萬騎,席捲一切的衝擊之後,倭寇那樣的陣勢,就不算什麼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壬辰之役中,即便是日本王牌勁旅,在李家騎兵手下,也沒有沾過便宜。更不要而今,這些倭寇更多是浪人而已。倭亂鬧得那麼大,不是因為,倭寇太能打,而是江南太平太久了。
周夢臣想辦法抽調一些邊軍在身邊,再加上戚繼光。以此為骨幹,在東南練一支大軍。他有足夠的信心平定倭亂。
而今東南亂局已經呈現出來了。王直已經在海上坐大了。當然了,形式還沒有發展到最棘手的情況。江南太平的日子,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種亂局,對周夢臣來說,其實再好不過了。
如果一切太平的話,周夢臣想在江南動手腳,遇見的阻力會是相當大的。那時候的主要矛盾,就是周夢臣想要改革與地方頑固保守派之間的。而今倭亂的局勢下。主要矛盾,就是對抗倭亂。到時候,周夢臣有什麼行權之事,阻力也就沒有那麼大。當倭亂平定了。當初的權宜之計,就變成了,長久之策了。
甚至周夢臣已經確定了三個官職,最好能三選一,第一個是浙江巡撫。第二個是福建巡撫,第三個就是江南巡撫。
最好是浙江巡撫,一來浙江是主戰場。二來浙江也有錢。而福建巡撫雖然偏離了主戰場,但也是戰場之一,雖然窮了一點,福建巡撫還是有自主權的。但是江南巡撫,準確的來說,是巡視南直隸江南四府。松,常,蘇,鎮。
這四個府,簡直富得流油。但最大的問題,不是轄區地方小。而是上面有一個南京。
南京雖然很多職權都剝奪了。但是依然南直隸各府還是隸屬南京的。江南巡撫更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雖然已經有很多任了。但是他上面有南京這個婆婆。很多事情做起來都不方便。
但是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江南巡撫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只是徐階還沒有開口,嚴嵩就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