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說道:“已經差不多了,就差一點了,那就是整體實彈射擊。不過,訓練這麼多次了,而且他們也在軍器監試過火銃了。不實彈也沒有關係。”
周夢臣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京城就是京城,很多事情都不好敞開了做。
軍器監試射火銃是一件事情,如果數千人用火銃大規模演練,百官都要問是怎麼回事了?
周夢臣說道:“很快就有實彈的機會了,不過不是實彈射擊,而是上戰場。到時候,你們要面對韃子大隊騎兵的衝擊,怎麼有信心嗎?”
戚繼光臉色有些白,神情越發嚴肅了,說道:“有信心。這一段時間,我越發感覺老師設計的三段擊與黔寧王的三段擊大有不同之處,只要後隊不崩,前面來多少騎兵,我都能擋下來。只是”
戚繼光目光之中有些忐忑,看著周夢臣說道:“我們真要上戰場嗎?京城內外,這麼多軍隊?要我們來?”
周夢臣說道:“京城內外的軍隊雖然多,但都是什麼成色的,你也一一看過了吧?你覺得,他們能夠擋住韃子嗎?”
戚繼光聽了,呼吸有些急促,說道:“弟子知道?只是這純火銃軍隊”
戚繼光內心的忐忑,一方面是參加如此規模大戰的心怯。不要以為英雄就不會害怕了,每一個在戰場上得勝的將領,都更明白戰事的殘酷。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全身而退,而且京師周圍聚集了雙方加起來有三十幾萬大軍。
這樣的規模,每一個將領都好像是滄海一粟。誰也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不過,心怯是一回事。戰場上的發揮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一方面,卻是對周夢臣革新的擔心。
就軍隊編制而論,一直有兩個爭論。一個是純隊,一個是花隊。
純隊,就是一支軍隊之中,都用一種武器。所謂長槍陣,已經而今周夢臣要的火銃隊。都是這樣的。另外一個就是花隊,就是一個小隊之中編制不同的武器,互相掩護,取長補短。這種戰術思想,即便是在現代,還是有的。現代軍隊最基本的小隊,就有不同的配置。不會都拿突擊步槍,也不會都拿衝鋒槍,就是這個道理。
這也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說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需求。
而戚繼光在歷史上,就是一個花隊的支持者。別的不說,看鴛鴦陣,什麼大盾,圓盾,長刀,火銃,狼筅等等。一個人一樣武器。以長護短,前後呼應,形成一個整體。
很多思想都是有根基的。
而今的戚繼光雖然在周夢臣說服之下,對火銃隊這樣組織形式,有了更多的理解。
但是理解歸理解,這樣的軍隊畢竟沒有經過實戰。誰知道他們戰場上的表現怎麼樣?在戚繼光想來,最好先上一些次要的戰場試試戰術,而不是一上來,就投入這樣的大戰。
這樣的大戰實在不是實驗新戰術,新武器的好時機。
周夢臣說道:“放心。我早有準備。你先放一放,跟我走一趟吧。”
周夢臣二話不說帶著戚繼光來到隔壁軍器監,讓人開啟倉庫,戚繼光看見倉庫之中,停止密密麻麻的戰車。一眼看不見頭。
周夢臣看著這些戰車,有些惆悵的說道:“這都是曾公要的戰車,我又做了一些改進,到了戰場之上,火銃隊只需在戰車後面射擊就行了。此乃曾公故計。你覺得如何?”
戚繼光說道:“有這些戰車,自然萬事無憂。”
其實在戚繼光看來,火器與戰車之間的配合,在國初就有,徐達就用過,當然了,形式未必與現在一樣。曾銑只是一個新的提倡者而已。這個戰術有其必然之處,是相當成熟的戰術。
戚繼光也就放下心來。
其實很多將領都討厭新東西,並不是新東西不好,而是因為新東西不大可靠。而戰場上是最講究可靠的。不管是戰術,還是武器。
周夢臣站在倉庫深處,細細看一輛很奇怪的車輛,這個車輛比其他車輛大不少,而且輪子特別多,幾乎一個挨著一個。上面有油布遮蓋的嚴嚴實實的。不露一絲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