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左右,臣就將翁總督調入京師中。”
嘉靖說道:“愛卿有心了。”
嚴嵩說道:“臣受陛下託付國家之重,宿夜興嘆,不敢有一夜安枕,唯恐臣之愚鈍,誤國家之大事,故而朝廷大事,臣不敢擅專,唯求與賢臣共治之,夏公,喻公,翁公,皆是天下大賢。分權任之,陛下可以垂拱以治天下。”
嘉靖很滿意,說道:“不錯,有嚴卿在內閣,朕高枕無憂了。”
嚴嵩一副忠臣的模樣,似乎想嘉靖所想,急嘉靖所急,沒有一點私心。唯嘉靖之命是從,似乎嘉靖一個眼神,嚴嵩就立即知道是冷是暖,是屎是尿。這樣貼心的表現,讓嘉靖很滿意。
嚴嵩卻從嘉靖的表情之中,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從張治到徐階,這一系列大臣,而今還不能動。最少不能現在動,對現在的朝廷局勢,嚴嵩滿意不滿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嘉靖很滿意。嚴嵩就不能違背。不過嚴嵩既然掌控了內閣大權。
今後有的是辦法,一個個仔細收拾。畢竟他給歐陽必進安排了一個兵部侍郎代掌部務,等翁萬達入京之後,歐陽必進就不能在兵部待了嚴嵩之所以不讓歐陽必進在兵部久留。原因很簡單,嚴嵩不是傻子。他雖然將復套之事給弄沒了。但並不是對北方的威脅,一點也沒有察覺。所以他力薦翁萬達,翁萬達其實與嚴嵩關係並不好。但是這個是嚴嵩要的就是一個能辦事的兵部尚書。成功了,是嚴嵩有識人之明,如果一旦事敗,翁萬達就是來背鍋的。
而歐陽必進資歷也有一些淺薄,過度一下,就好多了。到時候歐陽必進也就有了擔任尚書的資歷。
嚴嵩總不能不給他一個尚書吧。
而尚書一個蘿蔔一個坑,在此之前,自然要拔一根蘿蔔。
而且拔蘿蔔要趁早,不要想一口氣拔出來,要天長日久,旁敲側擊。
嚴嵩說道:“陛下,前日周大人在刑部獄中的事情,臣聽說了。”
嘉靖聽了。以為嚴嵩說周夢臣的不是。卻聽見嚴嵩卻將事情攬在自己的身上,說道:“這件事情,是臣忙中出錯。差點誤了陛下盛譽,臣罪該萬死。夏公雖然身犯國法,罪無可赦,然他當初也提攜過臣,於朝廷也是有苦勞的。於公於私,朝廷都應該給些恩澤。”
“這個臣誤事了。”
嘉靖聽了,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說道:“朝廷千頭萬緒,各部人選調整,還要安撫下面的各路藩王,你有的忙,這又怎麼算你的錯啊?言重了。”
夏言之死,有一個副作用,讓各地藩王以為自己可以對抗宗室條例。但是嘉靖怎麼可能退讓,嚴嵩最近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將藩王的氣焰給打下去。就是告訴他們,夏言這個罪魁禍首,人已經殺了,你氣也出了,就該老老實實服從朝廷命令。否則就等當夏言第二吧。
這才讓各地藩王消停了不少。
嚴嵩說道:“陛下,臣總理內閣,下面的錯,就是臣的錯。臣不怪周大人年輕氣盛,事急從權。只是刑部尚書,卻沒有一個人敢擋在前,阻攔周夢臣僅僅是一個衙役,就有一點太不像話了。”
嘉靖問道:“你的意思?”
嚴嵩說道:“總是要好好整頓一二才是。”
嘉靖聽了,毫不在意的說道:“些許小事,你放手去做吧。”
對於嘉靖來說,只有不涉及內閣六部都察院這些大員的任命,不涉及大量軍隊的調動,剩下的事情都是小事。夏言在的時候,嘉靖沒有怎麼管,嚴嵩上位之後,嘉靖也沒有想多管的意思。
至於嚴嵩是不是借這個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
之前嘉靖還有些擔心。但是而今看嚴嵩對手不少,他也不在意了。剩下的事情,就要看嚴嵩與其他大臣掰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