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嚴嵩想要的,他虛晃一槍,不正面接招,說道:“今日之事,乃是議事,議事議事,眾議才是議嗎?閣老總要聽聽下面的人怎麼說?不該直揪著王尚書一個人不放。”
夏言說道:“嚴閣老說的極是。”
夏言背過身子,站在嘉靖御座之前,對著下面近百號大小朝臣,淡淡說道:“我知道,諸位有多人都彈劾我,或者說過復套的不對,今日我夏某人就在這裡,有什麼話就當面說。誰來?”
夏言的目光如炬,一個個對下面的大臣對視。除卻少數幾個是夏言這邊的人之外,其餘的人都不敢與夏言對視,覺得夏言的目光就好像是刀子一般,一眼就插進人心深處。
連周夢臣也下意思避開了夏言的目光。
這些人連與夏言對視都不敢,自然沒有敢出列說話了。
當然了,這其實也是夏言以大欺小。
除卻少數頭鐵的人之外,誰與當朝大學士當面對質,都發憷的很。夏言之所以如此,也是不得不為之。
因為前文說過,因為夏言將太多的精力投到了地方上,在朝廷中下層官員之中,他已經並不比嚴嵩佔優勢了。夏言一輩子都很要強,傲氣的很,面對對於自己不利的局面。夏言從來沒有想過,暫時退讓,或者服軟,等等手段。他只有硬剛,將他們的氣焰打下去。
當然了,這也是嚴嵩這邊的缺點。
正如楊繼盛所言,夏言身邊的人其實還是有些信念的,比如曾銑,他將復套之事,看做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比如朱紈,咬著牙與浙江豪強死磕。對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依然這麼做了。
但是嚴嵩就不一樣了。
嚴嵩本身就沒有什麼信念,或者說有信念的話,不過貪戀榮華富貴。他聚集的人,都是以利益聚集的。政治利益,經濟利益,乃至於其他利益。在平日看起人多勢眾,但是真到了見成敗生死的時候,上前的就少了。
所以,夏言一番話,就將朝廷對他群起而攻之的局面給破了。
嚴嵩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他偷眼看了一下嘉靖的臉色。心中頓時大定。暗道:“有轉機。”
嚴嵩對夏言的戰鬥力從來是有充分的估計的。嚴嵩估計正面將夏言給掀翻,並不容易,甚至說是不可能。他所籌謀的一直是借嘉靖之手對付夏言。只是上一次魯王案。有些出乎意料。
讓他不敢篤定了。
只是此刻,他看見嘉靖的眼神。頓時明白了。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麼波折。嘉靖還是對夏言有所不滿了。
嘉靖城府極深,坐在上首,就好像是雕像一般,表情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嚴嵩是什麼人,他一心揣摩嘉靖的心思。在上面下了大功夫,才能揣摩出嘉靖一瞬間的情緒變化。
的確。
嘉靖之所以對夏言不滿,不是夏言表現的太差,而是表現的太好了。
其實,夏言整個過程之中,夏言都把握了整體結構,似乎忽略了上面還有一個皇帝。更重要的是,嘉靖此刻真正的見識了夏言的威勢。
之前嘉靖也聽說過,夏言很霸道。朝廷上上下下很多人都怕夏言。當時他並是很在意的,夏言有能力,能辦事,下面人怕他,說明他有威信啊。但是而今嘉靖卻不這樣想了。
嘉靖心中暗道:“這天下是朕的天下,這朝廷是朕的朝廷,而朝廷臣工懼夏言,甚於懼朕,這還朝廷到底是朕的朝廷,還是夏言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