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臣又問王恭廠年例。
卻是一個讓周夢臣頭疼之極的數字。
不是這個數字太大,也不是這個數字太小,而是這個數字太複雜了。
怎麼說?
王恭廠的產品可以分為三種。
火藥,火器,彈丸。
火器總共有三百多種,有些不大造,有些僅僅造一兩百的數目。有的大炮,幾千斤,有的是手銃。甚至有叫訊炮,壓根就是二踢腳,用來傳遞訊息的。之前劉吏員將盔甲數目與冷兵器的數目放在一起,說一萬九千件,周夢臣還是能稍稍接受。
畢竟,在周夢臣看來,這些東西生產都很簡單。
但是而今,火器數量總和,是三百多種總和。三萬多杆。這個數字根本不能看。看這個數字能看出來什麼?
火藥也是有各種火藥,周夢臣第一次知道,原來火藥還有這麼多配方。各個配方都不一樣。林林總總有幾十種不同的火藥。但是總數卻是不少,一年要二十多斤。
但是在周夢臣看來,數量也不多。
不過,王恭廠還有火藥倉庫。裡面倒是儲備了不少火藥。
具體有多少。周夢臣也沒有問。
最後就是彈丸了,一年二十多萬枚。
看過之後,周夢臣倒是明白,為什麼王恭廠空額比較少了,估計是王恭廠生產符合比盔甲廠要高不少。
不過,單單看這個資料,周夢臣也看不出來什麼?
只能一樣一樣的看目錄。才能知道是什麼火器。甚至看目錄也未必能知道。比如這個訊炮,單單寫這個名字,誰能想到,就是一個二踢腳。
周夢臣乾脆下令,王恭廠裡面有的火器,每一樣都送來一個樣品。
房子裡面放不下。周夢臣就在院子裡面看。
“原來這就是大將軍炮。”周夢臣首先看見的就是大將軍炮。
很多人都以為大將軍炮就是紅夷大炮,其實是紅夷大炮奪了大將軍炮的名字。當然了,之所以這樣,也是有原因的。大將軍重兩三千斤,在噸位上,在戰略位置上都與紅夷大炮相當。
只是,威力上有些不如。
或許大明能迅速仿製紅夷大炮,其實不過是因為大明有生產大將軍炮的底子。
周夢臣細細看了看炮車,已經鑄造水平,輕輕搖頭。
這讓他很不滿意,外面很粗糙也就罷了。他將手伸入炮口也感覺不到光滑地方,甚至有一些坑坑窪窪的感覺。這樣的大炮,難怪有炸膛。
周夢臣將目光從這大將軍炮身上轉過來,一個個看過去,簡直大開眼界。
這些火器大概能分為幾種,炮,銃,火箭,雷。
炮就不用說。雖然各種形式有些奇怪,但是大體都是管狀發射,不過是體型大小不同,名字不同。但是到了銃就很奇怪。不知道是他的老師劉天和簡化了多管火器,變成了三眼銃,還是劉天和的靈感啟發了其他人,搞出了很多種多管火器。
至於,火箭更是奇葩,什麼百虎齊奔,一窩蜂,青龍出水,等等。在周夢臣看來都是一樣的。
只是他們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百虎齊奔箭,就是一個大圓筒固定一百隻火箭,最重要的是上面真畫一隻老虎,至於青龍出水,就是可以從船上用的大火箭,問題是上面真畫青龍。
周夢臣一點都不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
這些有什麼作用嗎?還是搞行為藝術?
忽然,有一門炮映入周夢臣的眼簾。周夢臣看得熟悉之極,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好一陣子才說道:“這是佛郎機炮吧?”
身邊的人立即拍馬屁說道:“大人,神目如電,這正是浙江剛剛送來的佛郎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