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二十三章 熊天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二十三章 熊天官 (2 / 2)

這就是夏言的無奈之處。

夏言在文官之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卻是當得起百官領袖。所以面對嘉靖皇帝這種避居西苑,種種殆政,很多文官將規勸君上的重任寄希望於夏言身上。畢竟夏言是百官之首,而且夏言也愛惜羽毛,想要發財立品,在士林之中留下一個好名聲。

那麼他作為內閣大學士,本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但是事實上夏言很明白,他無法規勸,也不能勸諫。他是因為什麼回家坐了兩年冷板凳,他自己不知道嗎?

不就是與陛下意見不合?

熊浹說夏言第三次起復之後,整個人就變成了老朽一個人,沒有銳氣了。這其實也是一個事實。而今的夏言只想理順朝政,維持著大明這臺機器向前走,不敢在重大事務上明確表態了。

比如嘉靖修仙一事。

只是如此一來,夏言難免被內外失望。

在內,嘉靖皇帝絕對不會絕對外面這些一波接著一波的反對浪潮,沒有夏言的指揮,鼓舞。畢竟在嘉靖看來,如果夏言沒有這樣做的想法,他就應該自己想辦法壓下去,而不是讓事情捅到他面前。

但是夏言覺的自己不能力諫君上,已經有些慚愧之意了,如果還阻止這些後輩們這樣做,就有一些太過分了。

在外。下面的文官們,覺得夏言身為實際上的首輔,毫無作為可言。不能秉承正道。他們勸諫還出來做和事老,實在不是他們心中的夏閣老了。

所以,夏言的處境很是尷尬。

這其實是明代首輔重臣常有的尷尬。畢竟明代的文官特別是言官都很激進,首輔卻要秉承大局,內外協調,在他們看來都是老朽。夏言對與這些文官,出事之前,未必與他同音訊,但是出事之後,夏言還必須為他們擦屁股。

當然了,嚴嵩沒有這種尷尬。

嚴嵩早就全身心的投入陛下的懷抱之中,當門下一老犬,根本不在乎區區士林名聲了。

夏言說道:“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陛下實在天威難測?今日之事,不好好收尾?你這吏部尚書?”

熊浹冷笑一聲,說道:“夏桂洲,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你看看今日之局面?陛下避居深宮不見大臣,與道士們朝夕相處,奸邪之輩秉承朝政,凡成一事,必說由我而成,索要好處,凡敗一事,皆雲由人而敗,推諉責任。陛下登基以來二十五年之勵精圖治,將毀於今朝乎?我身為大臣,不過秉承本分而已。難道還不應該嗎?”

“如果這就不應該,這吏部尚書,不做也罷。”

夏言沉默了一陣子,無話可說。

不得不承認嘉靖前期雖然有大禮儀等事情,總體上來說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有向好的方向轉變的感覺。正德留下的爛攤子,嘉靖也消化的七七八八了。在對外戰爭上,也有幾次上佳的表現,比如劉天和主持的黑水大捷。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在嘉靖十九年宮變之後,整個一切都有了新的變化。

嘉靖對朝政失去了興趣,一切行為都為修仙讓步。這就是嚴嵩一步步上臺的總前提。

嘉靖不知道嚴嵩不是能臣?只是一頭老犬?

嚴嵩在政爭上,在揣摩人心上,等等方面,固然是高手,但是在處理政事的能力上,不要說比夏言大有不如,就是比眼前的熊浹也大有不如?之所以能步步高昇,無非是聽話兩字。

嘉靖只是想要聽話的大臣處置朝政,讓朝中大事不要耽擱了他的修仙之事,至於朝政只要不壞到無法維持,他都不管。

夏言比誰都清楚嘉靖的這一層心思,他很明白,今日之後,熊浹的吏部天官的位置已經很懸了。嘉靖之所以現在不動,是因為吏部關係重大,不可輕動。這樣的大臣更替,總是要走一個流程的。

嘉靖也要找找代替熊浹的人。

而夏言更明白的是,代替熊浹的人,一定不回事夏言夾帶裡面的人。估計會是嚴嵩這邊的人。如此一來,這個關鍵官職上的爭奪,夏言又輸給嚴嵩一分。

夏言此次請熊浹過府相商,就是想商議一下,有什麼可以挽回的地方,比如說給皇帝服個軟,寫幾封青詞,討好一下皇帝,說不定皇帝就原諒了熊浹了,畢竟而今的皇帝懶得費事。

換吏部尚書本身就很費事。

只是話說到這份上了,夏言哪裡不明白,想要讓熊浹將他說過的話給吞進去。再向嘉靖皇帝屈辱的認輸,估計比殺了熊浹都難。

夏言也就不多說了,畢竟熊浹不是小孩子了,這一次上書彈劾,固然是嚴嵩暗中動了手腕,但是說熊浹沒有想明白後果,卻也是不對的。不過是求仁得仁而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