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劉泰計程車卒到底不是什麼美國大兵,劉泰的那種整體化的思路雖然有,但到底沒有實踐過,不知道多麼方便,現在到底還是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此刻,周平接到劉泰的命令,馬上便讓衛雄率領越騎追殺那些從鄴城逃出來的信使。
當然,這樣不可避免的會跟百姓發生碰撞,在這過程中,百姓們是識趣避開倒好說,但百姓們要是攔住了路,那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只不過,劉泰麾下軍隊好的點就在於,不會無緣無故的屠戮百姓。
因為這麼做的話會被軍史記錄下來,在打完戰爭後懲處,嚴重得甚至會被甚至踢出軍隊。
但最嚴重的也就到踢出軍隊為止,多少有點刑不上大夫的意思。
而劉泰還是把這個政策執行下來,畢竟在這時代,若因在執行任務中殺戮百姓而死,才是怪事。
可即使如此,劉泰麾下將士的平均道德水平,放在這時代絕對是拔尖的。
當然,如果是趙安部隊,就不僅是遵守軍紀了,他們善於跟百姓打交道,更具有親和力。
此刻衛雄接到命令,馬上出動追殺信使,一名信使基本被一支小隊追擊,保證死透!
而軍隊主力則更多留下來驅趕與收攏這些百姓,百姓們多是驚弓之鳥,但衛雄對這些百姓道:
“我們是齊王劉泰的軍隊,給我雙手抱頭蹲在地上,凡不做的人,全以石勒軍奸細論處!”
聽到衛雄的話,很大一部分百姓都抱著腦袋蹲下來。
畢竟劉泰當初在鄴城執政過一段時間,這裡面的人多少都還記得劉泰,知道劉泰這傢伙殺心重,但到底說話算話。
而且在劉泰在鄴城的期間,很多漢家子弟那都拿到了田地,只不過這些田在石勒到來後要麼加入到石勒的軍隊中,要麼就被羯族給搶奪走了。
還有一些則被佛教給吞掉了不少,只不過對比起異族,佛教吞掉田地的姿態就溫和多了,甚至有不少都是因為這是亂世,有很多百姓主動投田到了佛圖澄的佛教之下進行庇護。
若說那些受到異族欺負的百姓,最想念誰回到鄴城的話,劉泰算是排在前列的了。
他們倒不是為了什麼光復漢室,又或者什麼捍衛大漢的大道理,他們只是想要田地而已。
當初劉泰在鄴城時,也就殺了幾個世家,分了不少的土地給百姓。
這件事情也不過只過了十年,對很多鄴城百姓來說,這是十年前親眼見過的。
有一部分原本跟自己一樣的泥腿子或者乞活軍,就是抱上劉泰大腿,才有了起飛機會。
現在,他們也想抱大腿,也想要起飛,所以聽到劉泰麾下軍隊到來,絕大多數知道劉泰名聲的百姓,那都乖乖聽話。
只不過其中混進去的使者,被逮住了倒是想要製造混亂,衛雄也沒慣著,直接便射出箭矢,正好殺了作為殺雞儆猴之用!
不過,衛雄已儘可能收攏百姓與截殺騎馬奔逃的使者,但還人因先行一步而成了漏網之魚,衛雄卻也無奈,只能回來找劉泰請罪。
劉泰倒也沒有對衛雄責怪什麼,只是讓衛雄帶著越騎在鄴城的周邊遊曳,若有百姓出逃,就儘可能的驅趕到自己這一邊,交給郗鑑去處理他們。
而若有使者出逃,那就儘可能的去截殺,減少鄴城跟外面的聯絡。
至於劉泰,則主動去勸告石勒投降,見到石勒出來答話,明白石勒並沒有乘機逃出去,這對劉泰來說這就足夠了,否則若鄴城士氣動搖說不定都不需要等待攻城武器了。
接下來的時間,劉泰軍隊的主要任務就兩個,挖掘溝渠與砍伐樹木!
挖掘溝渠是要為徹底的圍困鄴城做準備,也需要把鄴城的護城河水給截斷,從而反過來成為包圍鄴城的利器。
至於砍伐樹木,則是後方攻城材料還沒運輸過來,自然只能用足夠的木材去頂替。
反正,劉泰絲毫沒有要直接進攻鄴城的意思,而是穩穩當當把鄴城周圍各種防禦設施一步一步填平攻克,等到王桑拿下冀州北方,等到趙安拿下幷州,然後過來匯合!
攻城嘛,劉泰最不缺少的就是耐心了,一個鄴城的資源就這麼多,而且在石勒倉促間潰敗逃鄴城,對比起自己直接攻擊鄴城,此刻眼睜睜看著劉泰圍而不攻,更讓鄴城裡面被圍困的將士更加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