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地藏王已然險象環生,西方教的其餘菩薩佛陀為何還未現身。
難道是想待自己打殺地藏王之後,方才名正言順的出手捉拿自己。
可是九鼎未成之前與佛門開戰,自己有這麼傻嗎?
不僅李承乾心中困惑,被猴子偷襲得手的地藏王同樣疑惑不解。
前些日子如來還對李承乾頗多不滿,欲要尋一機會處置於他。
為何遇上今日這等天賜良機,如來卻又絲毫不見動靜。
“李承乾,我大教向來與你井水不犯河水。
你隨同唐僧西遊之時,我大教更是多番出手相救。
如今你這般阻攔貧僧,究竟意欲何為?”
眼見打不過李承乾二人,地藏王只得放下身段,語氣不由得軟了幾分。
“簡直笑話!
你這私生子擅闖大唐為非作歹,你反倒問起本宮意欲何為!
莫非本宮去地府屠殺無辜陰魂,反而要質問你地藏不會管事?”
李承乾聞言。
回頭看了眼緩和些許的小兕子,漸漸恢復幾分理智。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輕易放過地藏。
這個口口聲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薩,一言一行卻無半分仁善之意。
若是他當真想要勸人向善清空地府。
便該如同苦行僧與修士那般行走人間。
盡全力幫助遇上困難的百姓,化解其心中不該有惡意。
而不是故作姿態的藏身地府,冷眼旁觀百姓生前為惡,死後遭受殘酷的責罰。
不管他說得多麼冠冕堂皇,也無法掩飾其淡漠心性的本質。
畢竟輪迴之前皆要喝孟婆湯。前塵種種與地府責罰早已忘卻,又如何能在投胎轉世之後改變本性。
更何況他適才救子之時,可未有一絲顧忌百姓的心思。
“太子殿下。
可否看在貧僧的份上就此作罷?”
就在李承乾偷偷給孫悟空遞眼色,想要一起偷襲之時。
身旁不遠處突然降下一朵祥雲。
觀音菩薩面無表情的施了一個佛禮,頗為苦澀的說道:“世尊已降下法旨。
此次遭受波及的百姓皆可還陽。
蒙受損失的百姓,大教也願全力補償。
地藏擅自闖入大唐境內,回去之後世尊定會懲罰。
還請殿下高抬貴手,暫且饒他一次。”
因為受前世影視劇的原因,李承乾對觀音菩薩向來多了幾分好感。
眼見她出面調和,李承乾也不願與她太過為難。
若是受到波及的百姓當真可以復生,放過地藏王倒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如今的首要任務,乃是聚集百姓信仰安置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