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聽聞旁人說,有個東土唐王駕下聖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不期今日才來到我邦。
父王尊性威烈,若將這和尚拿去斬首,只恐大唐它日得此訊息,心生嗔怒。
那李世民自稱王位,一統江山,心尚未足,又興過海征伐。
若知父王害了他御弟聖僧,一定興兵發馬來與父王爭鬥。
想我烏雞國兵少將微,那時必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父王若是依兒所奏,且把那四個和尚留下。
先問他個來歷分明,定他一個不參王駕之罪,方可依律處置。”
烏雞太子被李承乾恐嚇,心中早生驚懼,又怎敢放任妖怪行兇。
若是妖怪當真動手打傷李世民的欽差,他倒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可這萬般罪過,豈不是皆要算在烏雞國頭上。
妖怪聞言想了想,也不願與孫悟空動手。
隨即緩步走回高臺之上,揮手喝道:“瘋和尚,你是幾時離開東土?
唐王又因何事命你西行求經?”
孫悟空聞言,不滿的瞥了烏雞太子一眼,說道:“我師父名叫唐三藏,是唐王親封的御弟。
唐王座下有一丞相,名曰魏徵。
此人奉天條夢斬涇河龍王,連累唐王被老龍王擒下地府。
怎知唐王夢遊陰司地府,復得回生之後,大開水陸道場,普度冤魂孽鬼。
因我師父敷演經文、廣運慈悲,又得南海觀世音菩薩指教,是以特命我師父西行取經。
我師父發下大弘願報國盡忠,唐王特賜與通關文牒……
前日在敕建寶林寺,又新收個挑擔的行童道人。”
“和尚收留爾等三徒弟,本王倒也理解。
可你堂堂佛門高僧,怎敢隨意收留道人!
今日三僧可讓,一道難容!”
妖怪怒喝一聲,指著真國王問道:“你究竟是何人,還不速速報上名來!”
烏雞國王見狀,扯著唐僧的衣袍,戰戰兢兢的說道:“師父,這該如何是好?”
“你休怕,我老孫自然保你無恙。”
孫悟空鄙視的看了眼烏雞國王,上前一步回道:“大王,這老道是個聾啞之人,祖籍便是這烏雞國人。
五年前天無雨,民幹壞,君王黎庶都齋戒……
呼風喚雨顯神通,然後暗將他命害。
推下花園水井中,陰侵龍位人難解。
幸吾來,功果大,起死回生無掛礙。
情願皈依作行童,與僧同去朝西界。
假變君王是道人,道人轉是真王代。”
妖怪聽聞此言,心知行跡敗露。
縱身一躍跳下高臺,抽出值守將軍手中大刀,駕起祥雲便向西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