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眼見李承乾幾人行到一邊,唐僧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
緩步走到烏雞太子面前,沉聲說道:“太子,見駕不迎猶自可,你父的冤屈未報枉為人!”
烏雞太子鮮血淋漓的臉上,頓時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
瞪大雙眼盯著唐僧,厲聲說道:“潑和尚無禮!
你那衣服半邊沾身、半邊露體,也敢在此裝模作樣!
我父王身在王宮身體康健,你那父冤未報又從何說起!”
唐僧聞言,呆愣的看了眼錦斕袈裟。
暗自哀嘆著咂咂嘴,想了想說道:“敢問殿下,為人生在天地間,能有幾恩?”
烏雞太子鄙視的看著唐僧,脫口說道:“人生來在世,當有四恩。
可你問這作甚?
你這大和尚助紂為虐,莫非還想與我說教不成?”
“我乃是化外之人,不管這等世俗爭鬥,又何來助紂為虐一說。”
唐僧搖頭應了一聲,瞥了眼已然不耐的李承乾,急忙合掌說道:“敢問太子,是哪四恩?”
烏雞太子順著唐僧的目光,亦發現李承乾心情似乎不太好。
不敢再故作姿態,老老實實的回答道:“感天地蓋載之恩,日月照臨之恩,國王水土之恩,父母養育之恩。”
“此言大善!”
唐僧點點頭,笑著說道:“既如此,太子怎會只記得天地蓋載、日月照臨、國王水土,卻獨獨遺忘了父母養育之恩?”
“大和尚無禮!
我怎會如你和尚這般,遊手遊食、削髮逆君之徒!”
烏雞太子怒斥一聲,瞪著唐僧大聲吼道:“我自幼便知孝順父母,每日晨昏定省,逢年過節也會尋些好玩的物什,進獻父王母后。
你這大和尚憑何說我不知父母養育之恩?”
“阿彌陀佛。
太子不可胡言,和尚亦知恩義哩。”
唐僧不滿的應了一聲,掏出懷中的紅匣子,怏怏的說道:“殿下,貧僧適才所言,皆因這匣子之故。
這匣子內有一件寶貝,名叫立帝貨。
他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共知一千五百年過去未來之事。
今日便是他告知貧僧殿下忘卻父母養育之恩,貧僧方才有此一問!”
“原來今日一切惡事,皆因你這大和尚與這妖物而起!”
烏雞太子憤而起身,指著匣子大聲說道:“立刻與我開啟,看我不宰了這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