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拭擦完手臉後,坐到鏡子前,任冬梅為她塗上香膏。
“我今日與方夫人到方二叔家裡,冬梅,你也一起去吧。”
當年方家遷居京都的時候,方二叔將方老夫人接了過去,本想著安定下來,將所有鹽道上交朝廷後會將方老夫人也接到京都,可不料後來發生的種種,他們又遷回了蘇州。
“好。”冬梅點頭應著,收拾了一下房間後,將水盆端了出去。
冬梅從小在方家長大,也曾在方老夫人的院裡學習過一段時間的禮數,這次上門,也帶她去見見方老夫人。
“你現在身子重了,自己也要時刻當心點,切莫太過勞累。”孟祈雲將窗子開啟,又道:“我前幾日與李堂買了兩個丫頭回來,是兩姐妹來的,人挺機靈的,待教會她們府上的禮儀後,帶來給你看看。你到時挑一挑,看看留哪個在身邊,如果兩個都覺得好的話,都留在身邊也行的,畢竟現在冬梅忙的事多,你身子也越來越重,多一個人也無妨。”
“嗯,好,都聽你說。”葉清眼角微微彎成了月牙,隨著孟祈雲出了門,往樓下走去。
樓梯的扶手刻著浮動圖案,更顯簡潔淡雅。
葉清伸手扶上,細細地摩挲而過,就像是小的時候,拿著那些木刻的玩物一般。
“馬車備好了嗎?”走下樓梯,葉清問著等候一旁的冬梅。
“準備好了。”冬梅扶過她,牽著她往門外走去。
後面跟著護院阿慶,手裡提著幾個禮盒,那是葉清為方老夫人準備的禮物。
馬車用的是郡主府的,規格與其他郡主的一樣,按大蕭的律法制度而定。
趕馬車的是護院阿慶,另外一名隨行人員是之前在方府的暗影衛,也是他們這幾個的頭頭,叫沈七。
葉清登上馬車後,來到方府接上了李柔娘,然後再往方二叔家而去。
“方二這兩年的身體越來越差,老夫人心疼他,四處為他尋找名醫過來醫治,可是依然不見起色。”李柔娘說起自己那個小叔,再次嘆了口氣:“今年初春,他又大病了一場,如今更少出門了。”
方二叔的身體葉清一直也是知道的,只是沒想到,他們去了一趟京都回來,他會落得這麼差了,便道:“明日我讓婷兒過來瞧瞧。”
“也好,孔姑娘從長鳴山下來,或許能有更好的辦法也說不定。”
隨即,葉清便吩咐冬梅:“回去記得跟婷兒說一下,你明日再帶她過來。”
明日一早葉清需要到太湖那邊檢視長風營的校場,無法抽出時間。
自從決定訓練水上作戰開始,葉清便找到了蘇州知府,要求在太湖邊為長風營設立一個新的校場,用於水上作戰訓練場地。
蘇州知府聽聞後大力支援,隨即便令人開工,今日一早便來報,說是已經準備妥當了。
“你之前與老夫人和方二叔說過,想要培養方啟山做生意的事了嗎?”安排完冬梅後,葉清問向李柔娘。
“大致跟老夫人說了下,她也是認同的,只是啟山才十三歲,而且書讀得不錯,本想著過兩年參加科舉考試的,如今方家後繼無人,所以她得需要回去跟二叔和啟山商量一下。”
現在也過去了幾天了,估計也商量得差不多了。
“那除了啟山,方家的旁支還有其他的人選嗎?”
僅僅只有方啟山一人是不夠的,先不說方家的生意涉及面廣,萬一他能力不足、無法承擔,那再尋一個人來接班的話,又會浪費不少的時間。
“前幾日,我們將族譜拿來看了一遍,發現適合的確實沒有幾個。”
方家的旁支,一向是女多男少,而姑娘出嫁後,雖也有夫家在方家的生意上工作的,但是能擔當得起來、品性又不錯的,卻沒能找到一個。
“舒舒呢?”葉清問
李柔娘聞言一愣。
方舒舒是方錦年的庶女,是在葉清三歲的時候,老夫人見李柔娘一心只為照顧方蘊玥和四處尋醫,無心照顧方錦年和方家,便從她的家族旁支中尋了一個尚未婚嫁的女子常氏,灌醉了方錦年,送入了他的房中。
之後,便納進了方家,替李柔娘照顧著方錦年的日常起居。
後來,真正的方蘊玥死後,方家一個家族長老退了下來,李柔娘重新進入方澗鹽鋪,與方錦年共同管理著方家的生意,常氏便在府上照著幾個孩子和方老夫人。
而那些年,常氏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府裡,李柔娘對她也漸漸放下了多年前的往事,相處得也算不錯。
而方舒舒,就是葉清身體最差的那幾年出生的。
之後,方錦年很少到常氏的房中,她也沒有再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