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蕭彧與葉清今天既是回宮祭祀,也是回宮舉行他們的新婚宮宴。
今日皇上也早早退朝,與皇後一起坐在太極殿上,笑著看著緩緩前來的葉清與蕭彧二人。
因著兩人昨日已大婚,所以今日未著喜服,均是一身錦緞紅衣,襯得兩人臉色格外明豔。
禮部官員帶著兩人,先進行祭祀,然後跪拜帝後。
接受兩人的奉茶後,帝後均給兩人拿了個沉甸甸的荷包。
奉茶完畢後,帝後也與皇室眾人一併,來到皇後的坤寧宮內,作為一個大家長,與一眾兒女共聚一堂。
“四弟這次成親,先是按民間習俗大辦婚禮,今日回宮儀式簡便,可比當年我成親的時候輕松多了。”
說話的是大皇子蕭唯,封號慶王,今天他帶著自己一正一側兩位妃子前來。
自從知道蕭彧的婚禮在宣王府舉辦後,幾位皇子與蕭彧的關系也親近多了。
他們覺得蕭彧能在民間舉辦婚禮,是認為皇上對此並不重視。
如果是為日後的帝後舉辦的婚事,恐怕不會如此簡便。
二來,蕭彧手握十五萬大兵,如果他能站在自己的陣營,對自己競選皇位可是大有優勢。
所以慶王妃最近親力親為,在皇宮幫著皇後處理蕭彧婚事各項事宜。
“大皇兄哪裡的話,主要是阿清從小在蘇州長大,所向往的也是民間的婚禮,所以我與禮部及欽天監商量過,先是在宣王府舉辦民間的婚禮,然後回宮再辦,是符合流程的。”
蕭彧向蕭唯所在位置稽首,繼續道:“這次事務繁多,麻煩皇嫂了。”
慶王妃起身回禮,“四弟不必客氣,大家都是一家人,相互幫忙是應該的。”
此話一出,底下各人又開始了各種恭維。
而此時,一個聲音突兀而出。
“大皇嫂說這話就真的客氣了,最近你每天忙進忙出的,聽聞回府後倒頭便睡,我不明白為何要辦這民間婚禮。”
大家往聲音看去,說話的正是皇後的小女兒蕭澄,此時正坐在皇後下位,倚在椅子上,一手拿著茶杯,滿是漫不經心。
慶王妃神色一驚,她趕緊看了眼蕭唯,而後平複了下心情,開口道:“七妹說笑了,能操辦此等喜事,我並不覺得累的。”
而後,她緩緩坐下,瞥了眼主位上的皇上與皇後。
蕭唯伸手握住她的手,示意她放鬆。
方才蕭澄那番話,如果被有心人解讀,可就是覺得太累了不想幹了。
蕭唯勾起唇角,道:“七妹,你大皇嫂這是在累積經驗,下次也給你辦。”
蕭澄撇撇嘴,正想開口說話,皇後已按住她,笑著道:“澄兒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婚禮,所以覺得甚是奇妙吧,我也是多年沒參加了,昨天去了一趟宣王府,也覺得熱鬧非凡,今日這般也很是溫馨呢!”
“是啊,兒臣自太原回來後,也好久沒這般一家人聚在一起了。”
說話的是二皇子蕭炎,封號賢王,他撚著茶杯,正笑嘻嘻地看著蕭唯,“父皇覺得呢?”
皇上看著底下眾多兒女,本是一個賽一個優秀,奈何最是無情帝皇家,這樣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歇過。
只是,這蕭澄也捲入了這麼些鬥爭中嗎?
亦或是因為長公主蕭霜的事,認為是因為葉清導致的,所以今日這般?
皇上看了一眼皇後,而後看向眾人,緩緩開口:“阿清是我親賜的安寧郡主,可大家知道這安寧二字,從何而來?”
聽著皇上不答反問,眾人也甚是好奇這二字的涵義。
賢王妃看了一眼蕭炎,嗓音清亮,柔和道:“父皇,是安定康寧之意,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嗎?”
葉清聞聲看過去,那是一個清麗的女子,頭戴金寶石頂簪,見她看來,也朝她微微一笑。
葉清心中贊賞,並不是因為賢王妃清麗的容貌,而是敢在如此微妙的情況下回話。
“你說的沒錯,可大家又知道,這安寧兩字,朕是何時定下來的?”皇上看向眾人,再次發問。
眾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搖頭。
皇上將德福召來,從他手上的託盤拿出一個淺黃的荷包,看著葉清,輕聲道:“阿清,你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