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上身穿寬袖青袍,下身穿寬鬆長褲,他身材高大,寬肩細腰,劍眉星目,是個英武形象。此時正於水畔橋頭與一道人交談。
此道人青絲長鬚,戴混元巾,著寬大道袍,面目沉靜,好一個世外高人。
道長言:“我今欲去,你代我看顧道觀。且記每日供奉祖師以示尊崇。有求籤者,只按書解籤,勿要他言。”
張謙問:“道長要去哪?”
陳道長平日裡隨和近人,是個很有煙火氣的道士,今日卻鄭重其事,說的都是大楚官話。
“你可記下了?”道長不答,又確認道。
“記住了。”道長能掐會算,是算準了自己會幫他照看道觀。
“好。”陳道長道:“我十日後歸。”
言語畢,只見他捏起一撮黃土,往空中一揚,人去無蹤。
張謙,獨自在河邊清風中凌亂。
道人似知他意,憑空傳來聲音:“你且安心,歸後自會告知於你。”
……
這個世界流傳著各種神話,民間亦多有鬼怪之說。
張謙本就是不可知論者,懷疑這個世界有未知的隱秘,但親眼見到,這等震撼讓語言不算匱乏的他,也只能吐出兩個前世的字——臥槽。
前世的張謙出身農村,從小被告知要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買套房子,娶個媳婦,生個孩子……
剛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心懷憧憬地進入了某一線城市,可是直到穿越之前,也沒湊夠首付。
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他對這個生產力低下的類古代社會還有些不適應,幾年下來,發現這樣的社會也有好處,至少不用為房子發愁。
鎮上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於一個受夠了九九六的打工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嚮往的生活,世外桃源一般。
這一世,他的父親是個屠戶,開著肉鋪,吃穿用度也無需發愁。
老爹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娶個媳婦生個娃。
催婚嘛,太好應付了。
於是,在這個生活成本較低的社會里,張謙決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始學習各種自己感興趣的手藝……
自穿越到襁褓中,至今已有十六載,三歲起每日勤修書法,七歲起跟著鎮上的師父站樁打熬身體。
等再大一點,他開始學習鐵藝、木藝,棋藝……
在戲班子裡學琵琶古箏,跟王大廚學燒菜,跟李大娘學做麵食點心……
跟陳道長學歧黃、畫符、風水、八字……
心無旁騖的學習東西是很快的,況且,小鎮上的人水平也不會太高。
迄今為止,除了歧黃、畫符、風水、八字等比陳道長差不少之外。其他所學,都已經把前浪們拍在了沙灘上……
他隱隱感覺到,要趕上陳道長的手藝,是需要機緣的,只是在此之前,什麼是機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而現在,一個活生生的人,把土往空中一揚,人沒了。
雖然哪裡不對的樣子,可是,張謙終於知道自己比這位前浪差在哪了。
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一個神仙中人,一個肉體凡胎,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