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律官想起郭忠玉所託之事,再見此四字,心下惶恐。
道:“下官何德何能,當此四字”
晏管事附其耳道:“我家主人說,大人眼下這樁案子辦得好,便當得。”
言罷離開。
差役又欲行刑,刑律官眼珠轉動,心思急轉。
正色道:“且慢。”
摒退左右,問張謙:“你當真能喚醒此人?”
張謙道:“取一碗水來。”
水來,張謙取道符一張,起火燒符,符火入水不滅,燃盡於碗中,混成符水,又掐老漢口鼻,與其灌下。
不消一刻,老漢乾咳甦醒,迷迷糊糊看了一圈,方知是衙門裡。
刑律官拍驚堂木,喝道:“你老漢為何構陷道長!”
老漢哭訴道:“我與道長有何冤讎,何曾構陷他了。”
刑律官斥道:“廷杖伺候!”
差役上前,兩人按住,兩人執杖,打得老漢皮開肉綻,叫苦不迭,哭喊道:“我招!我招!”
“俱實道來。”
老漢哭道:“昨日有人與我二兩銀錢,教我服下一包藥粉,今日找道長援手,叮囑我向道長討一碗水。”
刑律官問道:“是何人指使?”
老漢道:“是城北的飯館老闆,馬德佑。”
又命差役去拿馬德佑。不多時,馬德佑堂前下跪。
馬德佑見老漢是醒著的,便知事情敗露,不等上刑,便一五一十地招了。
刑律官怒道:“胡說!郭道長乃得道高人,豈會作下如此惡行!”
命左右上刑,沒能免得一番苦頭,事實如此,他不改口,刑律官無法。
對張謙道:“茲事體大,容下官稟明聖上可好?”
張謙道:“便如此吧。”
復歸鐵器鋪。
次日午時有訊息傳來,刑律官上稟張謙為人誣陷之事,皇帝大怒,袒護郭忠玉。
平日少言寡語的晏相當朝與聖上爭執,百官力挺。更有甚者,當朝大罵聖上無德,皇帝再次拂袖。
晚些時又傳來訊息,皇城拉出來兩具宮女屍體。
眾人為之噤聲,私下亦小心翼翼。
一連數日,朝中爭執不休,皇帝無法,請道盟之主王典和,道盟中人推說盟主雲遊在外,尋不得人,無果。
皇帝大怒,下旨罷黜郭忠玉官職,百官方罷。
郭忠玉回道盟駐坻,王典和召他來見,道:“汝道德敗壞,毀我道盟名聲,今逐出師門,革去道盟司職。”
郭忠玉大悲,道:“我一心為道盟計,師父為何不顧多年情誼,心狠至此。”
王典和道:“非我狠心,實汝罪惡深重,大道不容也。”
郭忠玉百般哀求,王典和不為所動。
當日便收拾行囊,離開道盟,回自己府邸,卻不料數座宅院悉數被朝庭查封,後尋客店,皆不納。
其悲痛欲絕,哭曰:“此天亡我也。”
只能離了京師之地,再尋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