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崔雨桐
翌日一早。
陸景之和自家母親便啟程回京了。
一進京淳淑公主便帶著陸景之去了長寧宮,太后看到孩子們回來了很高興,一看到二人好像圓潤了些,氣色紅潤,心下很是高興,說明在靈風鎮過的不錯,沒有受委屈她就放心了。
當下就與淳淑公主聊起了在靈風鎮的這段時間發生的事,陸景之乖乖的坐在一旁。
這時,孫嬤嬤進來了,“啟稟太后,淑妃來請安,想把抄好的佛經給您看看。”
陸景之撅噘嘴想說什麼,被淳淑公主一個凌厲的眼神瞪了回去,扁扁嘴坐到一邊去了,終究沒說話。
陸景之早些時日同淑妃起了些矛盾,因為一隻貓被淑妃坑了,至今記在心底,還有淑妃那侄女,整天喜歡粘著自己,還用噁心的眼神盯著自己,很是討厭。
“景之不想見就不見了吧。”太后也是知曉那件事的,看著坐在一旁情緒不是很好的陸景之說道。
“算了,見見吧,外祖母放心,孫兒早晚要把場子找回來。”陸景之挺起胸膛坐直了身體。
淑妃一身扁襟水紅撒虞美人花亮緞水廠褙子,粉紫鑲邊上繡著玉蘭花,流雲髻上簪著一支赤金蝴蝶簪,一頭垂下一顆珍珠到頰邊,顯得肌膚若水,鳳眸清若秋水。
身邊跟著一位一身藍色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淡藍色的翠水薄煙紗,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一根鏤空金簪,綴著點點紫玉,流蘇灑在青絲上。寐含春水臉如凝脂,身系軟煙羅,還真有點粉膩酥融嬌欲滴的味道的女子。
此女子是崔丞相次女——崔雨桐,年方十二,比陸景之小上一些。琴書畫樣樣精通,有個丞相爹爹,世家女的孃親,戶部任職的哥哥,號稱京城六大才女之一的姐姐,四妃之一的姑姑,性格上很是跋扈,看上什麼就一定要什麼。
這不,看上了陸景之,陸景之也為此很是頭疼,他可不喜歡飛揚跋扈的女子,更何況他還和淑妃有著仇,偏偏淑妃就跟要給他添堵似的,每次他一進長寧宮,只要崔雨桐在宮中淑妃就會帶她過來給太后請安。
說是請安,實則每次都是坐在那裡盯著自己看,絲毫不顧禮義廉恥,陸景之很是為難。
“嬪妾給太后請安,祝太后福如東海,身體安康,給淳淑公主問安。”
“臣女給太后請安,祝太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安康,給淳淑公主請安。”淑妃進來低著頭規規矩矩的請安,眼神不敢亂飄,倒是很規矩。而崔雨桐則不停的抬頭看向坐在一旁的陸景之。
陸景之都想直接起身離開了。
“都起來吧,抄好了麼?”太后直奔主題懶得跟她寒暄,哪有交佛經還帶侄女來的,怕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嬪妾抄好了,請太后檢視。”淑妃微微低垂著頭雙手捧著好幾本經書呈上,崔雨桐在淳淑公主眼神的警示下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的看陸景之了。
孫嬤嬤上前一步將經書拿過來先檢查了一下,這才轉手遞給太后了。
太后開啟瞄了一眼,用的簪花小楷,字是用心寫的,晾她也不敢不用心。字算不得太好,看得出有練過,只能算規整,比她寫得好的宮妃比比皆是,不提別人,剛進宮的玫嬪字就比她寫的好。
更別說皇后了,皇后的字是從小練的,練了這麼多年早有自己的風骨了,就連先帝都稱讚過皇后的字寫得好,大氣字如其人呢。
“嗯,算是用心了,孫嬤嬤,賜座。”太后勉強點點頭,將抄寫經書放在榻上的桌子上。
淑妃在淳淑公主對面坐了下來,崔雨桐沒有座位只能站著低著頭垂手站一邊,默默等待吩咐。
因為她們的到來,本來很溫馨的氣氛也被衝的一乾二淨,屋裡只剩下短暫的沉默和還在偷看陸景之的崔雨桐,一時寂靜無聲。
銅鎏金雙獸耳銜環開光雲螭紋二龍戲珠香爐在牆角靜靜的燃燒著沉香,清淡的香菸嫋嫋盤旋,鼻息間是淺淺的蜜香味,它給人以初聞時的清幽甘甜味和沉穩厚重的蜜感凝聚在鼻腔後部,讓人感到生津和心神安寧,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淑妃今日前來可還有要事?”太后的潛臺詞已經在開始趕人了。
“嬪妾今日前來還有一事,皇后娘娘如今在待產,宮中的庶務都交於我們四妃了,是皇后娘娘對我們的信任,如今又到了該提前準備年宴會的時候,為了不辜負皇后娘娘對我們的信任,嬪妾想趁著來給您送佛經的功夫問問您今年該怎麼辦這些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