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書冊的扉頁上寫著三行字:大道五十, 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覓瑜見了,心下思忖,莫非這是一本.道書?真是盛瞻和從正虛觀裡拿回來的?那這能是一本什麼好書……
她抱著這樣的想法往後翻, 驚訝地發現書裡提及了汝南郡王, 再仔細一看, 她的名字也有, 次數還比郡王多, 只不過用的“趙氏”二字,她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並且,比起尋常教誨之書, 這更像是一本傳記, 記載了……她的故事。
——趙氏有女, 十五嫁汝南郡王, 婚後半年, 於太乙山之行遇太子……
書冊不薄不厚, 大約要花費半日讀完, 覓瑜卻看了沒多久就停下了,心裡頭翻江倒海, 震驚與古怪交織, 半晌沒回過神來。
真是、真是荒謬, 這書裡竟寫了她嫁給汝南郡王之後,被太子和奇王看中——沒錯, 這裡頭的太子和奇王是兩個人,一對活生生的雙生兄弟……
一個俗套的故事, 膏粱紈絝看上良家婦女,強取豪奪, 從而引發的一連串悲劇。
如果故事裡的膏粱紈絝不叫“太子”與“奇王”,良家婦女不叫“趙氏”,其餘出場的人物也不是她聽過的各色姓名,倒也算得上一出跌宕起伏的摺子戲。
偏偏頂替了他們的名字,還寫得那般活色生香——
覓瑜面色潮紅地回想著書裡的各種描寫。
山路行半,趙氏因腳扭傷,不能行,偶遇太子。
趙氏花容月貌,身姿曼妙,笑時如山茶花開,朝露在鬢。
太子見即驚為天人,帶趙氏回太乙宮,置t於內寢,斟茶請品。
趙氏謝過,品茶一刻,忽覺頭暈,欲起身而不得。
太子攬佳人在懷,寬解衣袍……驚喜得知,趙氏尚為女兒身,原來汝南郡王有疾,自娶妻後不曾圓房……
趙氏驚懼泣淚,哀求無果……雪膚嫣然,落紅床笫……音柔婉轉,嬌啼不歇……床榻響動,嘈切不停,晃如燭火,沉浮紅浪……
這還是簡化過的,書裡描寫得更加詳細,什麼“膚漫緋色”、“玉柔伸張”……簡直就是豔情春宮!
再往後看,情節更加曲折離奇——
後三日,趙氏皆在太子房中,其身如浮萍破碎,心中悔恨愈甚,幾生死志。太子言:若自戕,便以夫家及母家陪葬。趙氏含淚飲恨,曲意逢迎。
第四日,奇王至太乙宮,太子相迎。
趙氏所藏內寢乃太子私室,除卻太子與奇王,旁人不可擅入。奇王入內,見榻上美人,驚之。
趙氏亦驚,因太子與奇王乃雙生兄弟,長相亦同。陡見太子模樣入內,趙氏嬌軀顫抖,不願白日三度侍奉。經釋,方知來者何人。
趙氏滾落下榻,泣淚跪地求救。奇王見美心喜,扶起趙氏,言語親切,問得趙氏出身姓名,口稱王妃。
奇王帶趙氏離宮,車轔馬蕭。趙氏福身相謝,奇王含笑再扶,言:王妃若真要謝本王,不如與本王一度春風。王妃天人之姿,得兄長金屋藏嬌,想必滋味甚妙。若不願近日之事流出,還請王妃委身一顧。
才出虎穴又入狼口,趙氏懊悔絕望之至,不得已軟腰應是……檀香泌盛……雨打荷花……趙氏大為嗚咽……
潮畢,奇王繞指趙氏一縷青絲,含笑親澤,曰:王妃果真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