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覓瑜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芙蓉面龐花鈿心,眉似遠山、鼻若懸膽,丹唇朱顏,發戴五釵鳳凰金簪,頸環多重瓔珞項圈,太子妃服制的鳳冠霞帔端莊貴重,即使再耀目的紅色也不顯分毫豔麗。
慕荷細心地給她正了正鳳簪,青黛笑著誇贊:“姑娘這一身打扮真好看,明日走出去,定會成為最漂亮的新娘子。”
覓瑜微微一笑,婉聲道:“這身衣服無論誰穿,都會好看的,哪裡有這麼誇張。”
青黛一本正經地回答:“那可不一樣。太子妃的喜服自是華貴無比,然而旁人穿了,只有華貴,姑娘卻不同,穿起來又華貴又好看。”
“奴婢方才都看呆了,險些沒回過神呢。”
慕荷也跟著笑,小聲附和:“青黛姐姐說得對,姑娘一向好看。”
覓瑜莞爾,如畫眉目之間,漾出一朵嬌嫩春花。
她道:“你們莫要變著法地誇我,與太子殿下拜堂成婚,好不好看是最不重要的,莫錯了規矩才要緊。”
“你們快陪我溫習下明日要行的禮節,免得到時出了差錯,惹人笑話。”
“姑娘安心。”青黛寬慰,“禮儀姑姑們教導了三個月,什麼都教過了,姑娘只需要按著步驟走,便不會出錯。”
“即使不小心忘了也沒事,有女官在旁邊陪著呢,姑娘到時注意她們的提點便可。”
其實覓瑜也對這些規矩滾瓜爛熟,但她還是想找些事情做,遂仍舊下了吩咐,讓兩名貼身侍女陪著她把拜堂的情景預演一遍。
結束時暮色已合,覓瑜簡單梳洗一番,便在侍女的幫忙下卸了釵環、脫下嫁衣,準備就寢。
青黛把著蘭膏燈與慕荷悄然退下,帶走房間裡最後一絲光亮與響動。
覓瑜卻沒有入睡。
她睡不著,心裡頭亂糟糟的,想著許多事。
她本來是沒有打算嫁給太子的,她也沒想過會嫁給太子。
她的爹爹雖然官任大理寺卿,但並未位極人臣,趙家亦非鐘鳴鼎食之家,滿打滿算只有她的父母、兄長與她自己四口人。
她的娘親雖有神醫之名,卻是道觀出身的孤兒,跟隨她爹在長安定居,稱得上孃家親戚的,不過一名師祖、幾名師叔。
這樣的家世,放在別的地方或許能被高看,但在三步一王孫、五步一侯爵的長安,怎麼可能與太子、太子妃扯上什麼關系呢?
如果她真有這般煊赫的家世,當初又怎麼會被汝南郡王府嫌棄?
覓瑜的思緒回到半年前。
那時,汝南郡王被賜婚的訊息傳來,她的爹爹頗為喜樂,以為是太妃親自向聖上求了賜婚,把她許配給郡王,這可是天大的榮光與臉面。
豈知太妃的確向聖上提請了賜婚,但被許配給郡王的姑娘卻不是她,而是靖遠伯之女,她在這門親事裡,從頭到尾都沒有絲毫身影。
哦,細說還是有一些的,聖上賜婚之後,汝南郡王太妃打著貴體不和、求大理寺卿夫人診治的名頭,請她娘親過府一看,話裡話外地說了好幾句。
具體內容是什麼,她的娘親沒有告訴她,但想必不是什麼好話。
因為她的爹爹在娘親回來後當晚便坐不住,氣沖沖進宮面聖,同樣拿了一道賜婚聖旨回來,將她許配給太子,定為太子妃。
她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在一天之內,從被郡王太妃嫌棄的趙家女,變成了得帝後青眼的準太子妃,趙家大姑娘。
用“瞠目結舌”四個字,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情形。
覓瑜知道,她的爹爹與聖上關系頗好,是年輕時拜過把子的兄弟,沒有聖上的大力提拔,爹爹很難從一介白身坐到大理寺卿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