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吵吵鬧鬧的小屋裡面,十幾個孩子安安靜靜地聽著老師講故事。朗誦的老師不由偷偷看了一下各個孩子的表情,每一個孩子的小臉上都透露著認真。
然後,三個故事口口相傳,開始火了。
電臺的少兒節目也採用了這三個故事。故事在全國得到了深入傳播。
報刊亭、郵局等等一切銷售《中外童話故事》的地方不時有家長來詢問:“還有《中外童話故事》嗎?”
《中外童話故事》火了,脫銷了。當期刊物連續加印了兩次仍然供不應求。一本每期印刷4、5萬冊的刊物,本期直接突破了10萬冊,創造了刊物有史以來的新高。
楊總編很興奮,成績可喜,成績可喜啊。
他喊來了責編老王:“老王做的很好,你給咱們編輯部立了大功。走,今天下館子,我請你。”
老王很清楚地知道原因,因為他在路過報攤的時候有聽到來購買自己雜誌的人是奔著那三個童話來的。所以,很認真地說:“真不是我的功勞,是一個叫劉方的作者寫的三個童話帶火了我們雜誌。”
“哦?這個作者……?”
“我三篇童話給了他50元的報酬,應該能籠絡住了他吧?”
“這個……老王啊,我們不能大意。你想啊,我們給了人家50元是不假。但在任何人看來,他對我們刊物的銷量都做出了很大貢獻。同行肯定都是明眼人,眼紅啊估計是跑不了的。從什麼地方看,是不是……”
“唉吆,總編說的對。”老王馬上就反應了過來。主編這是在擔心作者被挖走啊。而自己自以為能籠絡作者的50元恐怕有點不夠份量。
“那總編的意思是?”老王謹慎地問道。
“我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主動去聯絡一下作者,溝通一下感情,最好是能成為某個固定欄目的作者。既提高作者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也固定住作者呢?”老奸巨猾的總編終於暴露了自己的目的。
老王腦瓜子一琢磨,總編這一招的確是高,自己一直升不上去的確是有原因的啊。
老王馬上表態:“我回去就和他聯絡。別的雜誌社畢竟沒有咱們的優勢,我們有聯絡方式。”
“嗯,只爭朝夕啊。”楊總編語重心長。
責任編輯老王一回到辦公室就叫來了張靜:“小張啊,你趕緊把那封信給我找出來?就是那個前些日子寫了三篇的那個。”
張靜很清楚事情的原由,也就很快拿來了。
陳茜今天很清閒,實際上她天天很清閒。自從跟隨丈夫來到琴島,她被組織安排做一名音樂教師起就很清閒。音樂在國內的正軌義務教育體系中可有可無,所以,老師也沒有額外的負擔。沒有那些孩子的家庭作業,也就沒有了老師需要批改作業的困擾。
今天,她也是坐在辦公室內看著報紙,一封稍厚實一點的信件就被傳達室的老李頭放在了桌面上。
禮貌地謝過傳達室這個老人,拿起了信件,還沒等看看信封上寫的是什麼,就被人喊去校長辦公室。
陳茜不知道什麼事情,急急忙忙來到了校長室外,扣門,得到裡面允許才進去,校長已經笑容滿懷了:“小陳,快來,《中外童話故事》編輯部的電話,找你的。”
“啊?《中外童話故事》編輯部找我幹什麼?”陳茜一臉的驚訝。
“你先接電話吧,或許有重要事情呢。”
“好好好。”陳茜趕緊上前接過校長手裡的電話。
另一邊,責編老王等得早就不耐煩了。
“請問,你是劉方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