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唐朝的建築物一般是用糯米攪和石灰漿,非常堅固,建築物可以歷經百年而屹立不倒。
但水泥。
這將是劃時代的產物,能給封建時代的軍事和民生帶來巨大的改變。
在唐朝燒製水泥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如果張易之是普通百姓,就算擁有化工知識,也很難去燒製水泥,原因就是受限於地位和資源。
而眼下不同,他現在擁有的資源,和老弟足夠的權勢,想貫徹某個念頭會得到一定的支援。
他打算利用唐朝瓷器的燒窯經驗,將水泥發明出來。
再加上唐朝原本成熟的石灰燒製技術了,水泥沒什麼技術壁壘。
但想燒製水泥,必須去刑州,因為那裡才有煉爐,有高達1300攝氏度的爐溫。
你讓張易之自己去弄個燒製廠,還要挖煤炭做燃料,得請工匠,再到處找石灰石和鍊鐵礦渣。
可能麼……
而刑州的刑窯就是現成的。
唐朝大型瓷窯都是宮廷興辦的,張易之只要打個招呼就能公器私用。
那為什麼自己帶錢呢?
很簡單嘛,水泥一經使用,絕對是上交給國家,任何燒製程式都要被朝廷嚴格控制。
那還有啥利可圖呢…所以張易之肯定要先賺滿荷包。
……
酉時初。
張家院子已集結三十多個護衛,東莊村張吉祥等人也來了。
某位仙風道骨的道士也來跟前湊熱鬧。
陳長卿仰望著月光,聲音悠揚:
“子唯,聽說你縱馬奔襲二十五條街,此等風采真令貧道仰慕,西楚霸王項羽不過如是。”
張易之踹了他一腳,喝斥道:“莫要聒噪,滾回東莊村去。”
陳長卿神色如平常般淡定,緩緩道:
“此去刑州,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貧道與子唯共存亡。”
他剛剛聽說張易之是天樞督作使,那可是油水豐厚的職位,只要纏著張易之,還怕沒肉吃麼。
“行吧。”
張易之斜睨他一眼,點點頭。
想了一下,到刑州難免會跟當地官員世家交際,類似一些不重要的宴席酒局,可以讓道士去代勞。
“易兒,快過來。”
臧氏招了招手。
待張易之近前,她叮囑道:“湊了十六萬貫,家裡積蓄完全掏空了,你要謹慎點,莫要虧本呀。”
娘你是個賭狗……張易之心裡腹誹了一句,頷首道:“放心吧,兒子有七成把握賺十倍錢。”
才七成?
臧氏嚇得花容失色,攥緊張易之手臂吶吶道:“咱……咱還是不做這生意了。”
“娘,你呀就是想得太多,回去睡覺吧。”
張易之擺了擺手,轉身登上馬車。
十幾輛馬車漸漸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