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百年,強鄰蔑德。
燕雲不守,三關為墟;遼海燕冀,盡喪夷狄。
宋政不綱,蠆尾作妖;澶州一紙,故土遙遙。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始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承嗣不才,劍屨俱奮;草起寒微,百戰圖存。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契丹未滅,何以家為。
各族各地,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復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鑑臨之,皇天后土。”
當駱永勝出現在延安的時候,黃帝陵已經完全修葺一新,整整三十萬大軍仰面看著高臺之上,駱永勝將一紙祭文扔進了熊熊燃燒的九州鼎中。
此鼎當然不可能是大禹留下的九州鼎,這是陝西當局按照周代時古書上的記載仿製而成。
鼎只有一個,而不是九個。
但就這一個,祂的名字就叫九州!
祭臺之上,除了九州鼎這件象徵華夏文明神權的神器之外,還有一把劍、一方印。
劍名軒轅,當然,這絕不可能是神話傳說中軒轅黃帝的佩劍,這是工部用時幾個月蒐羅天材地寶打造而成,削鐵如泥、寶光十色。
劍鞘之上,以黃金雕刻龍鳳麒麟,栩栩如生,在紅日下神光四射。
至於這方印,當然是傳國玉璽。
當初駱永勝故作大方把此印留給了老趙家的,驕縱了趙家人的心,慢了東京士大夫的戒備。
後來寇老西衝冠一怒,殺的開封府血流成河,此印自然要重回駱永勝的手中。
軒轅劍、九州鼎、傳國璽。
這一刻,三神器算是備齊了。
甭管這三件裡面,是真是假以不重要。
民心所向,就是真。
民心背棄,就是假,
一如當初駱永勝所說的那句話。
民心才是神器!
而他駱永勝,作為天下人心中的君父,授予了此三物,神器的身份!
毋庸置疑,天地不敢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