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軍敗退,已成強弩之末。
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他要抓住有軍功的機會升遷,儘量縮小與孟青雲的差距。
等有了機會,父親肯定會上下打點,把自己調回京城。
孟青雲給他的恥辱,他一定要十倍償還。
••••••
烏爾旦暗喜。
這一招瞞天過海果然好使。
這幾天撤退,除了少數宇騎尾隨外,沒有見到其他敵人。
大概他們也怕中埋伏。
這種撤退的方法,唯一有點難受的就是行軍速度慢。
不過也好,只要成功擺脫敵人,慢一點又能如何。
正在得瑟,斥候來報。
“副帥,有數千宇騎趕過來,敵人似乎有增兵的意圖••••••”
增兵?
難道宇軍發現了真章?
他們這是試探?
這時候若是放棄輜重等物輕裝前進,隊伍就會慌亂,敵人肯定會緊追猛打,潰敗就是須臾之間的事。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不動聲色。
就算宇軍想進攻,六萬多人,也不是他輕易能擊敗的。
想吃下我們,得看你們有沒有好牙口。
“不用管他,繼續前進!”
烏爾旦讓騎兵在兩側和後面掩護,其餘隊伍繼續慢悠悠行軍。
宇騎仍然是麻雀戰法。
三五百襲擾。
追擊他就跑,不追他就尾隨。
總之不讓輝軍快速走路。
••••••
“快,我們只有三天時間,就算把腿跑斷,也要以最快速度到達目的地!”
黃戟率領一萬步兵急行軍,他們是繞到輝軍前面伏擊,所以腳步一定要快。
臨行前的會議上,孟青雲將戰術佈置好,他就知道此戰大宇必勝。
像他們這樣伏擊的隊伍有好幾支。
其餘隊伍都是節節阻擊,慢慢蠶食輝軍,同時把輝軍打到他所在的伏擊點。
以他對孟青雲戰術的理解,就是布了個大口袋,逼迫輝軍鑽進去。
騎兵拖住輝軍步伐,步兵快速迂迴穿插,提前到達伏擊點,等伏擊戰打響,騎兵再在後面襲擊,輝軍不得不順著佈置好的線路鑽口袋。
輝軍人數多,一戰決勝負,宇軍肯定犧牲多。
孟青雲還要省下兵馬收復失地呢。
肯定是要節節蠶食,最後一舉吃掉這些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