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琳站在城頭遠眺,視野中一騎飛奔而來。
“是斥候回來了,放吊橋,開城門。”
斥候進城,飛奔到城頭稟報:“烏將軍,是鹽州潰兵,領頭的正是梓州原來的蘆將軍,他說要來梓州幫助守城。”
“再探!”
斥候走後,烏琳笑道,“明明是兵敗來找落腳地方,卻被他說成援助,蘆笙孫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知這幾年他有進步沒有!”
說著他又皺眉道,“鹽州左有敘州,右有建州,蘆笙孫兵敗應該去這兩個地方避難,為何跑這麼遠到梓州來了?”
“大概他覺得梓州是他老根據地,又有烏將軍守護,呆在梓州安全。”
副將金陵貶低蘆笙孫來抬高烏琳,這一手打趣和巴結兩不誤玩得是爐火純青。
“有這麼點意思在內,但全不是。”
烏琳搖搖頭道,“很有可能楊凱三路進兵,敘州和建州也是戰火連天,烏琳無路可逃,只能捨近求遠······本將就在這兒等他來。”
烏琳曾是蘆笙孫的下屬,自然少不了被他壓制而窩在心裡的火,如今身份互調,心中滋生些許驕傲的同時,還伴生了幸災樂禍。
你這孫子也有今天?
一會兒看爾笑話。
過了不久,一千餘騎出現在視野中。
看樣子十分悽慘,沒有隊伍的樣子,一窩蜂只顧逃竄,與難民沒有區別。
到梓州城下,蘆笙孫一揮手,敗兵停下,他單騎向前,向城頭烏琳拱手道:“烏兄弟,別來無恙!”
烏琳一抱拳,陰陽怪氣道:“吆,我道是誰,原來是蘆老哥,一別數年,別來無恙啊!”
蘆笙孫當然能聽出來烏琳的諷刺。
人走茶涼,世態如此,而且他現在官銜沒有人家大,被他冷嘲熱諷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現在必須演出走投無路的樣子,才能騙開城門。
蘆笙孫滿臉堆笑道:“如今老哥落難,來兄弟跟前避幾天,順便替兄弟在梓州城值守,抗擊來犯之敵,還請兄弟看在往日情分上,通融一二,老哥我沒齒難忘!”
奚落前上司真爽啊!
烏琳癮上來了,他再次陰陽怪氣道:“蘆大哥昔日也號稱名將,今日為何如此狼狽?哎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想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連楊凱帶出來的隊伍都可以滿世界追著你砍,兄弟我就來氣······老哥別怕,等北郡兵來到梓州,我親自去抓幾個,送給你出氣!”
蘆笙孫心裡暗笑。
你他孃的若是不奚落老子幾句,老子還懷疑你不開門,既然開口了,肯定會開門。
因為你要迎我進城繼續奚落,滿足你小小的虛榮心。
嗯······讓我加一把猛火,迫使你快點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