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州現在的形式非常好。
一個冬季,胡七從輝國販馬兩萬多匹。
輝國百姓太窮,不得不鋌而走險,用馬匹互市,帶動皮貨和牛羊交易。
防禦工事也修建的有模有樣,逐漸形成一個有層次感的防禦圈,若是輝軍再次入侵,將會在這些防禦工事前碰的灰頭土臉。
分成小股的特種兵在邊境兩側不時遊蕩,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確切位置和具體任務,反正時不時越境殺幾個輝人,然後立刻躥回來,連輝國都不知道這幾個輝人是如何消失的。
開始春種,大多數人家都種了大宇薯,三個月後就會有足夠的食物。
而現在霖州最重要的事卻是築城。
孟青雲要在青桐峽築一座軍城。
青桐峽附近的地勢險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輝軍入侵必爭之地,在這裡修一座軍城,能把輝軍主力吸引在這兒,然後聚而殲之。
但這是雙刃劍,也是敵我雙方共存的死穴,誰點中這個死穴,對手將會一蹶不振。
大軍團作戰歷來如此。
城破,宇軍的血就會在城裡流乾,孟青雲所做的一切都會徒勞無功。
城在,就能讓數十萬輝軍的血全部噴灑在城牆外,那也是敵人的噩夢所在。
這要看雙方在打仗時堅韌到什麼程度。
這是一個冒險的想法,也是一個大膽的工程。
要麼一勞永逸,要麼萬劫不復。
主要看孟青雲能不能做完美,做得徹底。
實地考察後,三人組反覆論證,最終廖彥文和計文軒都同意了這個策略。
然後在密奏上共同簽名,快馬加鞭送到盛禎手裡。
宰執會議上全體透過,朝廷大力支援孟青雲在青桐峽築城,盛禎將此軍城命名為平輝城。
平輝城三個字表露出盛禎內心的殷殷期望。
輝國在霖州邊關禍亂多時,該平息了。
······
在青桐峽築城卻不是簡單的事,如果被輝斥候發現,劉戚絕對會派一支隊伍過來搞事。
他們決不允許在這個地方多一道屏障。
孟青雲先放了個煙幕彈,在霖州外圍,包括霏州各處都集體開工,發動民兵和百姓修建堡壘。
雖然特種兵在邊境線附近截殺敵斥候,但還是有漏網之魚,輝朝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這兒。
霖州城則秘密籌集好各類建築材料,以及匠人和民工,看似是向修堡壘的地方走,在中途則是一個華麗的轉身,直奔青桐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