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雲賣了個關子。
其實他想製造的物品是香皂。
製造香皂方法聽起來簡單,用燒鹼、豬油,再加一些香精即可,但實極操作起來卻很複雜。
首先,這個時代沒有燒鹼,也沒有用來制燒鹼的純鹼,只能用草木灰代替。
其次是豬油量少。
豬油大多用於炒菜,要想大批次收購,就會提高香皂的成本。
還有就是儀器有限,溫度也不好控制。
不過孟青雲不怕成本高。
香皂的銷售物件不是普通百姓,他要把香皂經營成奢侈品,賣給有錢的人。
有錢人的世界你永遠不懂。
他們可以近萬元買一個耳夾子,或者用二十萬元買一個奇醜無比的包,也或者幾百萬打賞一個主磻••••••一切都是為了提高逼格在顯擺。
這種人在孟青雲眼裡就是韭菜,不割他們割誰。
不過孟青雲也沒有多少耐心造香皂,他去長生觀找青陽子要了三個徒弟,吳一飛,江辰、蘇宇。
長生觀內的弟子都掌握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把他們喊來當助手,自己操作一遍,然後讓他們去研究。
配置好濃度適當的草木灰溶液,然後和豬油混合加熱,並不斷攪拌,大概水分蒸發一大半時,往裡面加鹽,增加香皂硬度,最後加入香精和染料混合均勻,入模••••••所有過程三個助手一直在觀摩。
香皂製造出來了,沒有心目中精美,但也不難看。
只要多做幾次實驗,就能造出心儀的香皂。
孟青雲把任務留下就走了,吳一飛等三人興趣盎然,三人共同操作,邊記錄邊討論,忙了個興高采烈。
••••••
孟青雲去弓弩署,找到伍陽之和伍寧之父子倆,讓他們改造連弩,射程不需要太遠,三四十步最合適,只需要能儘可能多的連射,最少也得連射五矢。
這種連弩是專門為特種兵準備的,他們有時候會潛入敵營,需要儘可能快的射出箭矢,解決眼前敵人。
伍陽之父子倆自然言聽計從。
他們是技術高的匠人,被孟青雲叫去做了個弩,就有了九品武官銜。
是孟青雲讓他們走上人生巔峰的。
這恩情必須報答。
孟青雲又去了趟甲仗局。
卓明遠由於會造望遠鏡,也有了武官銜,端上了朝廷的鐵飯碗,進了甲仗局。
孟青雲要求他造一個顯微鏡。
圖示早詳細畫好,需要卓明遠不斷摸索。
這是他為裴文賦準備的。
有了顯微鏡,他就能看到肉眼不能辨別的東西。
孟青雲相信,有顯微鏡後,裴文賦一定能將醫學開闢一個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