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帶給百姓的只能是血淋淋的災難。
如果不能從血的災難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用此來反擊侵略者,那隻能讓這種災難在自己家門口愈演愈烈。
打走了輝軍,孟青雲也發現了霖州防禦的不足之處。
雖然霖州堡寨等據點多,但好多堡寨孤立,達不到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軍事拓展,總體形不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這就導致這些隘口、軍堡、村落、城池等地被輝軍包圍,只能孤軍奮戰,很容易各個擊破。
要想把這些軍事據點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連線成一張嚴密的防禦網,就得動大工程,修一道像長城一樣的防禦牆,蜿蜒穿插在霖州各個軍事要鎮。
但,這隻能想一想。
這個世界沒有長城,也從側面說明這工程太浩大,勞民傷財,怨聲載道。
修不起,真的修不起。
那能不能多修軍事據點,像森林中的樹一樣,撒滿霖州各地,直接把這些堡寨連成線,織成面。
若要輝軍入侵,就如進入迷宮,處處都是四面受敵。
這更不現實。
霖州地域遼闊,這種修法太燒錢。
關鍵是農耕時期,土地就是寶貝疙瘩,都修了堡寨,百姓就得喝西北風。
綜合考慮後,孟青雲在軍事擴大會議上,提出複式堡寨的構想。
複式堡寨也叫蜂巢式堡寨群。
即在原有堡寨四周,再修建數目不等的堡寨,如同蜜蜂窩一樣,形成一個相互照應的強力阻擊網。
各堡寨間隔只有數十米,攻擊一寨,其餘寨就能四周夾擊,至少可以用箭矢或石砲支援。
而且堡寨之間相互用地道連起來,關鍵時候可以把糧食及各類物資都藏在地道中。
人也可以在地道中不斷穿插,出其不意打擊敵人。
這樣一來,堡寨便不再孤立,能利用地利優勢靈活戰鬥。
若是輝軍想佔據這樣的堡寨••••••呵呵,崩掉幾顆牙,也不容易拿下。
既然沒條件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那就增加單體防禦和攻擊力。
這個防禦理論得到將領們的一致好評,都紛紛稱讚,但他們擔心工程浩大,得徵集民夫數萬,恐怕霖州財政負擔拖後腿。
孟青雲毫無擔憂。
不用徵集民夫,有數萬輝軍俘虜,正好廢物利用。
本來俘虜數額巨大,已成為累贅,他們每日消耗的食物就是個巨量。
這一舉措太好了。
解決勞力問題的同時,也解決糧食問題。
孟青雲先選擇幾個險要堡寨開始試建,陸續把霖州的堡寨補充成鋼鐵一塊。
••••••
忙碌中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月過後,三十六個選中的特種兵精神奕奕站成一個方陣,等著孟青雲訓話。
一個月的訓練,讓五百特種兵改頭換面,綜合素質和精神面貌提高一大截。
這是李青峰挑選的三十六人,今天由他帶隊,去完成一項艱鉅的任務。
“諸位兄弟,今天你們要去完成一個艱鉅而光榮的任務。之所以說艱鉅,是因為這任務苦難重重,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至於說光榮,是因為這個任務完成後,會給大宇朝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後我朝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孟青雲鄭重其事道,“但這任務畢竟難度大,甚至要獻出寶貴的生命••••••我把醜話說到前面,誰若不想去,現在就退出,我不會對他有任何意見,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若是選擇不退出,那就必須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從李青峰指揮,無條件服從,不得有任何遲疑!”
“堅決服從指揮!誓死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