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罪魁禍首,他是大功臣,為輝軍保留了最後的有戰鬥力的種子。
罪魁禍首是夏侯豹••••••這麼一說,楊沛禹的形象立刻大變樣,劉戚的壓力銳減。
其次,把戰爭的起因嫁接給曾經的駐京大使狄毅。
說狄毅教唆開戰,禍亂朝綱,用假情報獲取朝廷信任,並不斷上書請求開戰。
陛下被這奸賊迷惑,才有了這場戰爭。
事後調查,狄毅疑似大宇奸細,好多事都印證了這種猜想。
比如前年宇毅蹴鞠賽,其餘大使都輸錢,唯獨他和孟青雲贏錢,這不正說明他與大宇權臣孟青雲勾結嗎?
類似的例子很多,狄毅也被釘死在恥辱柱上。
不等百姓懷疑,狄毅便被砍頭,家人也淪為奴隸。
然後派劉元做為大使,帶著狄毅人頭和認罪書,去大宇京城和談。
第三便是讓黎昊頒佈罪己詔。
軍令最終都是皇帝蓋玉璽生效,這鍋皇帝不背誰背?
而這樣也大大降低了黎昊的威望。
皇帝是個小屁孩,把戰爭當作兒戲••••••枉為皇帝!
劉戚一波騷操作,輿論頓時轉向。
這操作只能愚弄普通百姓,好多明眼人自然清楚是非曲直。
胡啟凡嫡長子胡特對劉戚恨之入骨。
麻舒季把胡啟凡屍體護送回京,把一切原由交代明白,胡特才知道,就因為劉興宇陣亡,劉戚差點就滅了他滿門。
要不是夏侯豹出主意,他們一家現在就是階下囚。
他父親還得背兵敗的鍋。
父親陣亡,成為輝朝英雄,也保全了他一家。
胡特為父親的壯舉讚歎,也為夏侯豹出手相助感激。
都說夏侯豹是奸臣,關鍵時候伸出援手的卻是他。
人心難測啊!
胡特無以為報,便想和夏侯豹嫡長子夏侯谷走動走動。
投桃不報李與畜生有什麼區別。
四郡郡主嫡長子都需在京城常駐,這也是間接的人質。
夏侯谷為人低調,幾乎足不出戶。
劉戚認為他是夾起尾巴做人。
其實他錯了。
老狐狸的兒子便是小狐狸,他那小心思若是被人猜透,便不配姓夏侯。
黎昊仍舊一副痴迷遊戲酒色,惟命是從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