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火倒也光棍,恨恨道,“老夫做的事,老夫承認,但老夫也要檢舉別人!”
好!
陛下就是讓你們相互撕咬,徹底將權貴之間的關係搞僵,變成一盤散沙。
狗咬狗,一嘴毛。
都咬起來吧!
••••••
權貴相互攀扯的大案越來越精彩,不少權貴都被請去武德司喝茶。
最終帶頭鬧事的張金火和周海由於罪行嚴重,尤其都有買鐵給敵國資敵的惡行。
這與叛國無疑。
看在他們先祖為大宇立下赫赫戰功,免去牢獄之災,允許他們留在京城。
但兩家人都被貶為貧民,收回獎賞的田地,剝奪所有男子的功名和爵位,並罰銀八十萬兩。
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從此後,張、周兩家再也無法在京城立足,過不了多久就會沒落。
其他受到攀扯的權貴,都受到嚴厲喝斥,寫下保證書,交了一筆罰金,放其回家。
若是再犯,取消子孫門蔭資格。
雷霆一擊,權貴們害怕了,懂得夾起尾巴做人。
••••••
胎毛剃不盡,一生不安寧。
孩子滿月這天,大宇有一個習俗,就是要給新生兒剃胎毛。
祖母邢氏抱著孟婉瑜,慈眉善目的剃頭匠老馮來孟府上門剃頭。
孟婉瑜不哭不鬧,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一切,全然不知道別人看她的眼神都是羨慕。
老馮將胎毛揉成團,裝入一個小布袋,遞給邢氏。
這個小布袋會縫在孩子背心上,一直帶在身上。
大宇朝民間認為發乃血餘,血為精氣之本,佩戴在身上,不會遭到外來的侵襲。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嬰幼兒期就普及孝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道從娃娃抓起。
孫女滿月,孟學永早早起床,張羅下人準備宴客。
大宇女孩滿月不像男孩那樣隆重,但孟婉瑜不一樣。
她名字御賜,七歲後就會和皇孫、皇孫女受啟蒙教育,這樣的孩子滿月,不請自來祝賀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非富即貴,孟府可丟不起那個人。
巳時一過,慶賀的人陸續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