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人?”
遊客中有人認出了五人中的一人。
乍一聽巴吉人這名字有點繞口,也算不上什麼好名字,但在京城博弈界中,這個名字就代表權威。
龍城巴大師,人稱“亂戰天王”,不論什麼佈局,他都能自如應對。
他後面四人也非泛泛之輩,均為象棋界大佬級人物。
鬚髮皆白的老者是解伏,人稱“老怪”,以佈局怪異著稱;滿面慈祥的中年人叫田宏,人送外號“和氣大王”,並不是他長得和氣,而是他一生追求和棋,他認為和棋才是最完美的對弈;最年輕的是“光帥”連生,他有一股永不服輸的氣概,吃不成光桿司令,他不會認輸;那個拿著酒葫蘆,隨時都要喝一口的是“醉俠”禾醒,據說他喝得越多,棋路越流暢。
“五位象棋界的泰斗齊聚,定然能分出孟翰林佈局優劣,請看棋!”
施大偉是官,但對五人也很客氣。
在象棋的圈子裡沒有官民之別,只有棋藝高低之分。
巴吉人打了個哈欠道:“孟翰林絕非浪得虛名,似乎是久在戰場生疏了棋局,昨夜孟翰林與我等五人齊戰,初時略有生澀,後來完全放開手腳······”
“第一局他輸了五盤,但鏖戰激烈,第二局和了三盤,最為精彩的是第三局,五盤全勝。尤其勝了我的那一局,我回家想了一夜,也想不出更好的解法······”
“一個人同時下五盤棋,還是盲棋,這腦子裡能裝下這麼多東西······我都不知道怎麼誇他······哎,老怪,你擅長怪異佈局,你怎麼看孟翰林的棄雙馬布局?”
“慚愧,這等佈局老怪從未見過。”
解伏捋著鬍鬚道,“此局雖棄雙馬,卻活通雙車,直炮橫車,攻擊靈活,只可惜沒有馬輔助,短時間內不能取勝,必然敗北!”
“孟翰林善於打閃電戰,棄馬局定然也是閃電戰!”
施大偉是樞密院官吏,習慣性把象棋和戰爭聯絡起來。
解伏點點頭道:“應該是吧,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時大門再度開啟,一軍士出來大喊道:“孟翰林炮二進二,
(本章未完,請翻頁)
輝棋手馬八進七,孟翰林喊了一句,‘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然後炮二平九,輝棋手沉思,沒有馬上走棋。”
施大偉推開守棋盤者,親自拿起二路炮演示。
好棋!
巡河炮這個頓挫打得真好,對手休想上雙正馬,為以後架當頭炮,在中路進攻做準備。
老怪皺眉道:“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這話什麼意思?”
田宏和和氣氣道:“老怪別急,再看幾步便有眉目。”
少頃,一軍士出門喊道:“輝棋手馬二進一,孟翰林隨即炮九平三,輝棋手車九進二,孟翰林炮八平五,輝棋手陷入沉思,孟翰林越走越快,似乎順手拈來,看來勝利不遠了······”
施大偉再次親自演示,看到現在的陣勢,老怪拍案叫絕。
“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孟翰林總結的妙啊!”
老怪驚喜道,“一子多動是象棋大忌,但紅炮沿河一陣突襲,卻詮釋了炮在河沿多動的優勢。”
“看似一子多動,還幫對手走棋,實則是逼迫對手把棋子走在外圍,讓自己的進攻更有效······當頭炮一架,輝棋手的頭皮該發麻了······”
大夥興沖沖看著棋盤談論孟青雲奇妙佈局,周圍遊客聽得津津有味,有人笑道:“剛剛我還說孟翰林是個臭棋簍子,原來是我有眼無珠。”
“我就說了,孟翰林打仗厲害,下棋也厲害,你嘴還死犟,就和倔驢一樣!”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