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分為文武兩部,武部每天都少不了操練,文部主攻學術,自然沒有體能訓練。
孟青雲改動了這種局面。
不論是學文還是習武,國子監學生每天早上起床後,要在同一時間集體跑圈。
誰都無條件服從,牴觸的學生文部的居多,但被班教叫去談話後,乖了不少。
不僅如此,孟青雲還召開了大會,以後國子監的學生自己打掃教室、宿舍和環境衛生,還要輪流在校內勞動。
國子監學生的終極目標是科舉入仕,只有身體力行體會到勞動的苦,才能體會到百姓的不易。
勞動最光榮。
領悟到這些的官才能做好官。
以後的勞動課要成為國子監的傳統,寫進國子監校訓中,任何人做祭酒都不能去掉。
除此之外,還有好多規矩都改變了。
比如吃飯要排隊,課間集體做廣播體操······嗯,就是那套第八套廣播體操,被孟青雲劃時代搬進了國子監。
隨著此類的小改變多起來,牴觸的學生也越起來,孟青雲索性發明瞭學生量化制度,每個人有一百分的基礎分,發現違規必扣分,若是扣到六十分的及格線以下,不好意思,勸其退學。
這一下學生老實了。
雖心存不滿,但在行動上不再牴觸。
留意了國子監學子,孟青雲發現根本沒有寒門學子。
這是個一本書都可以當做傳家寶的時代,學子要想考取功名,家中就必須有足夠的書籍。
而書實在是價格高。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讀書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個勞動力,他們哪有閒錢買書,而且趕考也是一筆高昂費用,一般家庭真支付不起。
孟青雲心中一動念頭,便抽空進宮。
“太子殿下,孟青雲求見!”
“快快有請!”
孟青雲是太子十分欣賞的人才,他總能給人驚喜,就算和他交談也有心得,所以聽到孟青雲到來,盛騰喜出望外。
“見過太子殿下!”
“客氣什麼?快請坐!”
落座後盛騰讓上茶,二人喝茶閒聊。
少頃,孟青雲道:“臣查了國子監在籍學子,沒有一個寒門子弟,大多是權貴或富戶子弟,這其實是大宇朝的一種悲哀,也是一種損失······”
世道就是這樣,誰都無力改變。
別說他是太子,就算皇帝也沒辦法。
有錢人起點高,他們買得起書籍,請得起先生,而窮人或許一輩子都沒辦法嗅到墨香。
窮苦子弟上私塾都吃力,哪有能力上國子監。
盛騰嘆氣道:“這也是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