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權貴子弟興沖沖來到國子監報名附學,卻在告示牌前駐步,因為附學是有條件的。
附學秀才參加鄉試不得超過三次;附學秀才歲數不得超三十;附學秀才得德才兼備,有劣跡的堅決不收;錄取後附學秀才要無償為國子監幹力所能及的體力活,不得牴觸或埋怨,否則勸其退學;附學後若在國子監惹是生非,國子監有權開除該生······
條條框框一大堆,把他們都看懵逼了。
尤其最後一款說的很明確,卻又很模糊。
“由於附學秀才自身條件特殊,國子監決定單獨開班,但由於國子監師資力量有限,只能開一個班,因此報名後的秀才要進行入學考試,濫竽充數者國子監堅決不收······”
孃的,這就是個坑啊!
我就覺得孟青雲沒那麼好心,輕鬆就答應附學,現在看來他就是故意刁難才設定這麼多條件。
就這條件,一大幫人就被淘汰,只能去參加州府的鄉試了。
權貴們生氣歸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孟青雲答應附學,表明他沒有破壞規矩,主動讓了一步,他們如不知足就是破壞規矩,孟青雲完全可以抓住這個口實,強勢拒絕他們附學國子監。
荊鵬展沒有這個氣勢,孟青雲有,他可是個狠人。
而且和孟青雲徹底翻臉沒有好處,只要他在國子監一天,他們的子弟就休想在國子監附學。
甚至符合歲數,在國子監讀書的子弟也會受到牽連。
以後想讓子弟在國子監安心讀書,就得把孟青雲弄出國子監。
好不容易才把孟青雲趕出朝堂弄進國子監,想不到又得把他趕出國子監。
他若出了國子監一定會回到朝堂······算了,還是讓他呆在國子監吧!
這樣至少他們還有活路。
不過回過頭想一想,孟青雲這樣做也能理解。
如果讓幾百權貴子弟都附學,搶了國子監學生的名額不說,國子監也容納不了這麼多學生。
而且孟青雲提入校條件也很正常,畢竟國子監是大宇最高學府,若是文采低劣的人都能進國子監,那不是給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子監丟臉麼。
所以權貴們發了幾句牢騷後,都選擇接受現實。
說實話,一個班的誘惑還是很誘人,往年附學不單獨設班,都是插班學習,合計起來也就幾十人。
這些條條框框刷下來的都是平庸者,那些出類拔萃的秀才淘汰不了,這些人才是家族的希望。
這些條款限制了權貴子弟蜂擁附學,最終符合條件的有九十六人。
本該入學考試了,孟青雲卻獨出心裁,要對報名的九十六位秀才公示。
大宇朝第一次聽到公示這個詞,都很新奇,等他們看到名單旁邊的告示後慌了。
告示上寫著,九十六人中凡是有欺瞞行為被人舉報者,當場除去附學資格,其家族內任何子弟五年內不得在國子監附學。
公示三天不說,還要對舉報者獎勵,併為舉報者保密。
這不是害人麼!
就算其他條件都符合,有劣跡這一項就能讓他們翻船。
沒有點劣跡那還配叫權貴子弟麼。
千萬不能讓人舉報啊!
程式走到現在,若是再去國子監鬧,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只能從源頭上制止舉報。
權貴不缺人,他們派哨探和隨從在國子監門口監控,但凡發現有舉報者,便堵截恩威並施,然後花錢消災。
反正只有三天,只要堅持三天,就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