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禁不住誘惑,收受羅紳賄賂,散漫新政推行,有失陛下重託,悔之晚矣······”
潘佾真後悔了。
當初他受羅紳邀請赴宴,酒後留宿,結果被窩裡鑽進來個美女,早上他才知道這女人是羅紳的小妾。
羅紳不在乎,說女人如衣服,還給了潘佾五千兩銀票,說對推行新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潘佾貫徹這個立場後的日子,頻頻在侯府幽會那位小妾,越來越陷入溫柔陷阱。
他清楚主動坦白的好處。
除了受賄和作風問題,他不會和羅紳的其他罪行扯上任何關係。
潘佾一把鼻涕一把老淚,將罪行原原本本說出。
文秘人員記錄在案,潘佾簽字畫押後,孟青雲問道:“潘侍郎,再沒有了?”
“下官發誓,再絕對沒有,現在就將贓銀交出。”
潘佾拿出銀票後再次賭咒發誓,孟青雲示意他坐下道:“潘侍郎先坐,是非曲直由陛下定奪!”
“多謝欽差!”
潘佾清楚這是網開一面,別看他是戶部侍郎,孟青雲若是處置他,很容易的事。
“欽差大人,下官也有罪!”
聶樞寅見潘佾承認受賄被孟青雲放過,心裡有了謀劃,他也承認受賄。
承認受賄有好處,可以把推行新政不利的罪行減輕。
由於受賄受制於人,並不是他主動阻礙新政。
孟青雲笑眯眯道:“聶知府何罪之有?”
“下官再益淩府多年,被羅紳拉攏腐蝕,數次受他銀兩、物品,導致益淩府新政推行滯後,下官悔不當初······”
聶樞寅聲淚俱下,輕描淡寫舉了些例子。
“聶知府,再沒有了?”
“沒有了,絕對沒有了,下官發誓······”
“本欽差不聽誓言,誓言往往就是謊言,若是誠心坦白,何必發誓。”
孟青雲打斷聶樞寅道,“聶知府,這幾年羅紳一共給了你多少銀子?”
聶樞寅搖搖頭道:“下官記不清了,大概七八千的樣子。”
孟青雲淡淡一笑道:“粗略估計,賬簿上有三五十萬銀子,聶知府這記性當真這麼差?”
“大人,絕對沒有這麼多,下官發誓,若是收了羅紳這麼多錢,菜市口砍頭也毫無怨言。”聶樞寅把頭搖得撥浪鼓一般,真誠的樣子讓人相信肯定是真的。
“錢在這個賬簿上!”
孟青雲從懷裡掏出一本藍皮賬簿,放在案上。
聶樞寅瞬間就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