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據險而守,就算失敗後,他們撤進山林之間躲起來,等你退走,他們再出來。
如果不是有這樣的優勢,輝朝早把他們滅了擴入版圖。
“去年咱們廝殺了多半年,一路攻伐,不管地勢如何險峻,不管敵人如何悍勇,最後的勝利都是咱們的。”
鶴巫逝自通道,“只要咱們上下齊心,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衝不破的險地,鮮卑人,一群會騎馬的野人而已!”
我為師父掃清西北隱患,他就能早點北伐。
北伐!
我盼那一天早點到來。
······
西北很冷。
尤其春節期間,有時比嚴冬還冷,一般不會在這個時節發動戰爭。
一是寒冷,二是草枯,戰馬營養跟不上,這也是一大弊病。
怨軍不怕冷,他們有嶄新的棉軍裝,裡面都是填充新棉,根本不懼嚴寒。
至於戰馬的營養,每個戰士都帶著好幾坨胡麻渣,這些榨油後的殘留物壓縮,是戰馬最好的營養。
雖然草枯天冷,牧羊人還是得把牛羊趕到草場去牧。
看著一望無際的草場,牧羊人充滿憧憬。
等春來草發芽,把牛羊喂肥,賣掉些一部分,給大兒子娶個媳婦照顧家裡,他就可以安心放牧了。
牧人下馬,就著開水,吃了塊雜糧餅,嚼幾塊肉乾,然後躺在草地上看天。
陽光柔和,天空蔚藍。
突然急促的馬蹄聲響起,牧人立刻上馬,他要護住自己的牛羊不要被衝散。
草原上的牛羊習慣了奔騰的馬群,它們本在安然吃草,卻齊齊抬頭看向遠方。
少頃後突然四散奔逃。
“回來!”
牧人縱馬吆喝,追趕牛羊聚攏,隨後就見到二三百鮮卑騎兵。
怪事?
這些人平日裡趾高氣昂,不捉幾隻羊烤著吃算是好兵,如今卻如喪家之犬,在瘋狂奔逃。咋回事?
不論發生啥事,都沒有他的牛羊重要。
牧人只管縱馬聚攏牛羊,卻感到大地在震動。
少頃,更密集的馬蹄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