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重元想了一夜,終於想到填壕的好辦法了。
次日,三十餘萬毅軍全部擺在深壕周圍,各處都填壕。
雄洲城內守軍也就五萬多,全部擺在深壕前也是一個人打六個,這樣防禦自然捉襟見肘,集中打擊了一會兒,果斷後撤,在第二道深壕後防御。
毅軍如法炮製,又填平第二道深壕。
毅軍士氣大振。
葉重元開始畫餅:“大毅朝的勇士們,提起你們手中的刀,砍下宇人的腦袋洗刷恥辱!朕在此承諾,城破後開放十日,第一個登上城頭者賞銀五千兩,官升三級,臨陣怯戰者殺無赦······”
敵如洪濤,城似孤島。
三十多萬人圍住雄州城猛攻,就如葉重元說的,用靴尖都能踢倒城牆。
事實並非如此,雄州軍準備充分,遠處火炮轟,近一些破虜弩射,十幾米處震天雷控制,城牆地下則是燃燒罐和石頭的領域。
葉重元靜靜看著倒在城下的毅軍,臉上毫無變化。
他就是你用人命堆出一種氣勢,讓高弘俊有雄洲城隨時就會攻破的危機感,只要他們向孟青雲求救,把輝國的軍隊調過來,這仗就有轉機了。
······
竺紳桐也開始進攻了。
猛烈的攻擊也奪下了幾座城池,但由於宇軍早早做好防禦,毅軍死傷嚴重。
他又減緩了推進步伐。
他在等毅軍去支援雄州,等那時候,他再發起猛攻。
在毅軍剛到達雄洲城下,鶴巫逝率精挑細選的一萬騎兵悄悄出發了。
他們繞道去毅朝境內。
鶴巫逝熟悉毅朝地形和道路,他會選擇最合適的路奇襲。
孟青雲計劃在葉重元的心臟上狠狠地捅上一刀。
毅朝前後出兵超過七十多萬,可以說是動用了傾國之兵,國內必然空虛,這一萬騎兵就是去毅國內部搞破壞。
他們目的很簡單,就兩個字,殺和燒。
殺光所有碰到的人和牲畜,燒光所有經過的村莊、城池、糧草、甚至森林。
城鄉不限,男女老幼不論。
他要讓毅朝在十年之內無法翻身,無法對大宇造成威脅。
一萬騎兵分成五個隊,每隊兩千人,每隊有正副隊長兩人。
每隊要分開行動,但要相互聯絡,相互支援,儘可能迅速給敵人造成大傷害。
五隊人馬由鶴巫逝做總指揮,各隊具體沿那個方向出發,去哪些地方,都由鶴巫逝分配。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需要合作起來打一些大一點的戰爭,也由鶴巫逝決策,任何人不得提出異議,必須無條件服從。
此次行動命名為“颶風”,歷時一月,從到達之日算起,時間一到必須撤軍。
如此一來圍攻雄州的毅兵必然要退去救援國內,而輝朝的毅軍就成為孤軍,會受到雄州軍的夾擊,那時候他們想走就不容易了。
孟青雲會利用毅兵急切逃走的心理,痛打落水狗。
臨走時,鶴巫逝告訴孟青雲,他堅決執行命令,一切都以燒殺為主,不抓俘虜,不耗損兵力攻擊城池,一切以實際情況為準,機動靈活地破壞毅人的一切可以破壞的東西。
千里奔襲。
給葉重元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