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郡郡城茬都,郡主府內,郡主第五夫正設宴招待毅使。
“吾皇在京城翹首以盼,只要你歸順我朝,西郡就是你的,吾皇封你為一字並肩王,許你世襲此地,子子孫孫都是此間的主人·슷·슷·슷在西郡你有一切自***,包括軍隊,我朝還會大力支援西郡的各種建設슷··슷·슷換句話說吧,以後你就是西郡的王。”
毅使宗坤羌喝得臉紅脖子粗,這許諾聽起來更像是他在滿嘴跑馬車。
“第五郡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興京失守,谷氏被擒,輝已亡國,何去何從,你應該早做決斷。大丈夫在世求的不外乎封侯拜相,你都是一字並肩王了,還有什麼下不了決心的·····슷”
第五夫裝出極為高興的樣子,點點頭道:“容我考慮考慮,最多三五日,就會做出決斷。”
“如此甚好!希望郡主做出正確的選擇。”
宗坤羌又喝一會,起身告辭,第五夫送出府,詭異的笑了笑。
輝滅亡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他忠於黎氏卻厭惡谷氏,一個女人騎在男人頭上發號施令,一想到他就生無名之火,但他仍然忠於朝廷,就因為小皇帝黎驕是黎氏正統,等他能親政,也算是替先皇瞭解心願。
夏侯豹降宇給他的打擊太大,他死忠黎氏,曾用盡渾身解數除去劉戚,促黎昊親政,卻在興京府還存在的情況下拱手送上東郡,做了大宇的逍遙王。
打擊也帶給他醒悟,尤其現在局勢下,他得為自己,乃至西郡的未來做打算。
這種打算想讓它簡單就很簡單,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郎,誰給的好處多,他就誰的人,甭管以後,咱眼前先過好再說。
如果稍往復雜裡想一下,就得衡量大宇和毅朝的發展趨勢,怎麼也得歸降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國家。這是個長遠打算,是為子孫有好未來做的考量。
現在毅朝開出的條件十分優越,第五夫內心卻不願意答應,因為這是個坑,一個大坑。
拋開宗坤羌誇大其詞不說,就算他成為毅朝一字並肩王,還能世襲西郡,一切都能自主슷슷·슷슷슷這些榮光的背後藏著一個事實。
西郡從此成為毅朝的橋頭堡。
現在局勢雖然膠著,但可以清楚看到演變趨勢,輝朝完了,大宇幾乎佔領四郡,西郡自然接壤大宇。
一山不容二虎,大宇和毅朝戰爭不可避免,如此一來西郡便成為插在大宇的一顆釘子。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戰爭若起,他首當其衝受到大宇軍隊的猛烈攻擊。
毅朝這是利用他。
那就和夏侯豹、劉彤、楊凱一樣投宇,做一個逍遙王爺,但第五夫又捨不得毅朝開出的條件。
這可是獨立王國啊!
降宇或投毅只能選其一,但毅使走後,第五夫有了決斷,他選擇中間狀態。
他既降宇也投毅。
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他既不降宇,也不投毅。
他要在夾縫中求大利益。
不出意外,大宇也會來使者,到時候他把毅朝的許諾一成不變提出來,兩邊都答應。
一女嫁二夫,打架的是郎君,他們得為面子拼命,而自己則在旁邊靜觀,誰勝了跟誰走,反正他們都答應自己的條件了,只要自己利益不變就行。
老狐狸有敏銳的感知力,他斷定兩國在西郡問題上爭不出雌雄,最終只能讓他成為獨立王國,做為兩國的緩衝帶。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發動了這麼大的戰爭,毅朝不可能空手而回,西郡就是他們最後的遮羞布,大宇若是不讓步,兩國會有更大的衝突,這是他們雙方都不想看到的,因為他們都打不起持久戰。
如此以來,雙方各退一步,他就即是大宇的王,又是毅朝的王,向大宇拋媚眼,給毅朝獻飛吻,腳踩兩隻船。(本章未完!
第767 要麼降,要麼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