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谷氏就範,納輝入宇土?
君臣如同吃了丹藥一樣,面色紅潤,神情亢奮。
這可是大宇數代君臣共同的夢想,若真成為事實,那可是······光想想就能讓人興奮不已。
“若是如此,功莫大焉,孟卿······”
盛騰想聽具體措施。
“這是我朝招降鶴巫逝,引發輝毅戰爭的戰略後續,若能牽引戰爭走勢,輝朝將從此在地圖上抹去。”
“其中劉彤是一個關鍵,此人夾在輝朝各個勢力中間受氣,早有意歸附大宇,他遲遲不做決斷,一是輝朝沒能力將其剿滅,二是他有自立的野心······不過這很快成為歷史,此番輝毅戰事一起,南郡首當其衝,臣斷定劉彤必會爽快答應歸降。”
“原計劃我軍佯動,牽制東郡夏侯豹,解決劉彤後顧之憂,讓他騰出手和毅軍對抗,現在情況有變,我軍可趁毅輝膠著之際,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東郡。繼而支援劉彤,共同對抗毅軍,同時也把谷氏逼上絕境。”
“屆時輝朝僅剩不到兩郡,五郡少三郡,國內局勢定然混亂不堪,一些反對者就會應勢而起,谷氏面臨的不僅是我軍和毅軍瓜分國土,還有別有用心者逼宮。到時候是降毅還是降宇,或是被國內勢力取代,谷氏必須得做出決斷,硬撐的話,她的腦袋就會成為別人乞和的敲門磚。”
“臣覺得谷氏會傾向於我朝,興京府被我軍半包圍,東郡離興京府只有一百多里,騎兵可迅速圍城,毅軍離興京府更遠,在這一點上我軍佔優勢。
還有一個關鍵點,在歷史上毅朝數次入侵輝朝,好多輝人祖輩都死於毅軍之手,可以說兩國仇深似海,谷氏若降毅會導致國內迅速分裂······到時候,我朝再派使團前往興京府去見谷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如此,不動軍隊就能收復輝朝,何樂而不為?”
這確是個好機會。
君臣眼神閃爍,心情激盪,腦中全是勝利的景象。
“若谷氏歸附,大宇和毅朝之間將再無牽制,這個天下就成為雙雄爭霸之勢······大宇朝有機會北顧江山了。”
秦翰不知兵,腦子卻很清醒,他適時潑一瓢涼水,“谷氏雖成檣櫓之末,若是她破罐子破摔,和毅軍聯合,我軍將會左右受敵······一旦出現差池,後果難以想象,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提示太及時了,頓時切斷眾人的盲目樂觀。
“秦相說的沒錯,若出現這種情況,我軍確實會左右受敵,但臣還有辦法讓毅軍撤出輝朝······集結重兵於雄州,若是毅輝聯手,可迅速兵出雄州,直殺毅朝腹地,毅軍必退!”
解決後顧之憂,這場戰爭便必參與,君臣細細商議,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策略。
······
站在茂州城頭,鶴巫逝吩咐道:“要堤防毅軍偷襲,斥候要多派出去一些。”
“諾!”
將領們對這位將軍從剛開始的輕視,轉變為現在的佩服。
毅輝戰爭開始後,他就率怨軍頂在南郡的最前沿,他指揮得當,數次小規模戰爭,都是怨軍勝。
後三萬毅軍挺進,鶴巫逝也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立刻堅壁清野,後撤固守茂州,準備以茂州城為防禦點,把這三萬毅軍消滅在城下。
他有信心打贏這場仗。
大宇不僅在精神上支援南郡,還在人力和武器上大力支援,尤其破虜弩和一些火器在劉彤軍中裝備,這讓南郡軍隊戰鬥力提升一大截。
做為在前沿抵擋毅軍的鶴巫逝,必然配備這些強勢武器,那些大宇朝派來的優秀斥候,均成為斥候領隊,被派到前沿偵查敵情。
怨軍後撤,毅軍在沿途派出許多斥候,甚至設定了無數哨卡,這些無一不被怨軍的斥候隊伍截殺或摧毀,這等戰鬥幾乎是怨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