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寶一馬當先,跑的那真叫個風馳電掣,但他忽略了一點,就是他騎馬了。
騎著馬自然跑得快,卻十分惹眼,誰見到都想追擊。
並不是抓住董小寶功勞大,而是羨慕他胯下的戰馬。
大宇缺戰馬,兵將見到戰馬比見到大姑娘還垂涎,自然要想方設法弄死董小寶,奪下戰馬。
董小寶極為恐懼,不知為什麼,好些大宇騎兵追著自己不放。
他一咬牙,揮刀朝一夥步兵衝過去。
不布戰陣,步兵就是菜。
正衝鋒中,董小寶感到胸口鑽進去一隻蟲子,疼得要命,他低頭看到沒入盔甲的弩矢,由不得用手去抓。
“嘭!”
弓弦振動再次響起,這次射中的是他喉嚨。
董小寶落馬,一隻腳還掛在馬鐙上,戰馬失去平衡慢下來。
“我繳獲了一匹好馬!”
射死董小寶的小兵跑過去拉住戰馬,興奮喊叫,另一個小兵道:“第一箭是我射的,我也有功勞,要不敵將軍的人頭歸你,戰馬歸我!”
那小兵將董小寶的腳從馬鐙拉出,一躍騎上戰馬道:“敵將軍人頭歸你,戰馬歸我!”
他怕戰友還要爭搶,一拍馬屁股追著敗軍殺過去。
“晦氣!”
那小兵一刀砍下董小寶腦袋掛在腰間。
雖然沒有搶到戰馬,一個大將軍人頭也是大功。
戰場慢慢平靜,大宇軍大獲全勝。
俘虜抓了七千多,戰馬兩千多,兵器盔甲無數。
這場伏擊戰,孟青雲總共動用五萬人馬,迂迴幾百裡,就為殲滅這兩萬援軍。
董小寶陣亡,兩萬援軍逃回來不到一千。
兩萬兵馬就這樣不聲不響沒有了?
聽到斥候送來的訊息,李威覺得脖頸發冷。
他沒有勇氣繼續前行,傳令原地駐紮,讓其他救援隊伍改變行軍路線,朝自己靠近。
宇軍圍點打援,路上肯定兇險,勢單力薄就會步入董小寶的後塵。
等各路人馬到齊再去。
而且宇軍以燕歸城為誘餌打援,燕歸城暫時還沒有危險,沒必要一頭扎進口袋裡去。
靜觀事態發展再做決定。
隨後李威派人悄悄給李友送信,希望他促使朝廷趕快議和。
並不是晉朝不議和,而是李
德康言稱要血戰到底。
連續兩天收到喜報,李威先後收復雨林府等兩城池,這時候李德康就開始頭腦發熱,後悔派出議和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