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個屁啊!
又臭又髒的石板埔墁中會有人藏身?
還說藏了好多人。
這簡直是大宇開國以來最大的笑話。
還有,兩千禁軍是個什麼概念?
上山剿匪也就派三千禁軍,孟青雲卻調兩千禁軍鑽石板埔墁。
陛下的金牌好使,也不能這麼廉價吧!
官兵明顯有牴觸情緒。
儘管心中鄙視孟青雲小題大做,但還得無條件服從。
人家可手持皇帝金牌,誰敢鬧情緒,他就敢砍誰的腦袋。
沒有人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不過,在禁軍眼裡,孟青雲也有閃光點。
尤其他把兩千禁軍重新組合,五十人為一隊,設隊長一名,隊內禁軍必須無條件服從隊長指揮。
隊內又進行分組,每一組分工明確,目標不同。
前排五人一手握盾,一手舉著火把,照亮空間的同時,還能防護冷箭偷襲。
緊隨其後的五人是弩手,他們手持上弦的弩,隨時準備消滅可能出現的敵人。
後面二十個是刀兵。
石板埔墁內長槍使不開,統一配給他們短腰刀。
剩下的二十人一分為二,營救組十人,抓捕組十人。
營救組負責營救裡面受制人員,抓捕組負責抓捕投降的敵人。
當然,這兩個組也很機動,沒有受制人員,自然要參加戰鬥。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陣型,攻守俱佳。
想不到文縐縐的翰林院編修,還有儒將的潛質。
這要是用在戰場上,就是殺敵陣型。
用在這兒••••••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石板埔墁中陸續進去了五十隊禁軍,胡迪、何鴻濤、孫古三個大內侍衛也是隊長,他們隨禁軍鑽進地下。
孟青雲正坐在石板埔墁的主入口旁一棵大樹下,一臉慎重。
本來可以把大帳設在更安逸的地方,但他堅決不同意。
他要與禁軍將士同甘共苦。
這又讓心中有牢騷的禁軍將士多了點欣慰。
禁軍校尉石寬陪在孟青雲旁邊,臉上一團和氣。
孟青雲可是今天的總指揮,一切行動都得聽人家的。
而且孟青雲還給他準備了凳子,讓他坐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