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雲中了探花郎。
這絕對是孟氏一族歷史中的驚豔一筆。
驚天地的事,自然得泣鬼神。
祭祖必不可少。
宰殺三牲,誥祭先祖。
全族參與!
族長孟學義開啟了族長權力,第一次出現了男丁全部入祠堂的情況。
這是孟氏一族史上絕無僅有的情況。
祠堂內依然肅穆,卻多了幾分活力,不再死氣沉沉。
相反,大家多了一份期望。
孟學義率領男丁,將孟青雲中進士的訊息,燒給列祖列宗,然後拜祭。
自然是謝恩保佑,謝恩讓孟氏一族興旺發達。
結束後,族長在祠堂內為孟青雲主持冠禮。
祠堂冠禮,開天闢地第一人。
祠堂是祭祀的地方,更是執行族規的地方。
冠禮在祠堂,那是族人最高的待遇。
孟青雲是先祖傳人,又是探花郎,冠禮自然得隆重。
所有孟氏族人都瞻仰了這個過程。
當然,女子是在祠堂外面瞻仰。
接著,進士牌坊也著手修建。
新科進士都會由官方出資修建牌坊,彰顯朝廷對讀書人的優待,鼓勵更多的讀書人奮發圖強。
孟青雲是探花,所以進士牌坊也叫探花牌坊,它一般修建在祠堂前。
對一個族來說,如果祠堂前有一排探花牌坊,那就標誌著該族是書香世家。
這是了不起的榮耀,同時還能激勵子孫重視科舉。
而後,孟青雲補辦了婚禮,當然這不是為了收禮金,主要是分享那份喜悅。
孟青雲擠出時間,又為族人的發展寫了第二規劃書。
如今孟氏一族日子過得不再緊巴巴,這份規劃書詳細闡述了孟氏後五年的經濟走向。
他相信,五年後,族人定能富裕。
規劃書中也提及三味書屋。
這是族人未來希望的地方,必須抓緊。
將該交代的事交代清楚,孟青雲一家也該回京了。
族人十里相送,孟青雲嗟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