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
一甲三人都要單獨進殿班前跪恩,但二甲和三甲不用單獨出班,等傳臚結束,他們一起進殿,一起行三跪九叩禮即可。
進士們特別珍惜這次機會。
對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是今生唯一一次進入金鑾殿面聖的機會。
他們中大部分人是要外放做官,以後很有可能會一輩子紮根在基層,做不出大貢獻,休想進金鑾殿。
“傳臚”結束,新科進士退出大殿。
禮部的官員高舉金榜領路,諸進士出左右掖門,置榜龍亭,復行三叩禮。
最後金榜在東華門外張貼三日,然後再交回內閣存檔。
金殿傳臚之後,便是誇街。
誇街有點後世走紅毯的意味,意在彰顯朝廷對科舉及第者的重視和優待,激發更多學子挑燈夜讀。
跨馬誇街只有狀元、榜眼、探花才有資格,其餘進士都是步行跟在後面。
同樣是進士,名次不一樣,待遇也不一樣。
孟青雲的馬屁股後面跟著的正好是徐國洋。
他是第四名,只能跟在馬屁股後面聞馬屁了。
百姓早站在街道兩邊圍觀,嘖嘖聲不斷,趁機教育自己兒子。
人群中孟永山老淚縱橫,旁邊有人驚奇道:“老丈,你哭啥?”
孟學永自豪道:“我不是哭,我是高興,那個騎馬的是我兒子!”
哇!
探花郎的父親啊!
你這兒子是怎麼生出來的?
孟氏五姐妹相互摟成一團,喜極而泣,孟迎弟指著弟弟,對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兒子說:“兒啊,那就是你舅舅,長大後要和舅舅一樣有出息!”
虎子更是喊道:“我長大要考狀元,超過哥哥!”
你就不是讀書的料,考個屁狀元!
練你的武去吧!
鐵梅斜視一眼虎子,心裡卻想著孟青雲什麼時候能替鐵家昭雪。
遠處,孔瑩滿臉幸福。
她心裡默唸,這就是我郎君,他是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