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許多人仰頭深思,沉默不語。
自己似乎置身於戰火紛飛的年代,體驗著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恐懼。
是啊!
亂世中人命如草芥,活著也是苟且偷生,戰戰兢兢領略不知何時就會臨頭的死亡。
那份恐懼無以言表,還不如做盛世的狗舒適。
和平太重要了!
孔小姐喃喃自語道:“這麼說歲幣只是權宜之計?終有一天,大宇會把這份屈辱還給我們的敵人?”
“對!等大宇朝國富民強,那時候我們誰都不怕。”
孟青雲點點頭道,“歲幣的初衷就是為了休養生息,全國人民應該利用來之不易的和平,建設家鄉和國家,儘自己的能力為國家添磚加瓦,等我們強大了,敵國自然不足為懼!”
“我輩應該努力!”
“多賺錢,為國多納稅!”
••••••
食客再次議論紛紛。
少頃,孔小姐道:“說了半天,你都跑題了,還沒有把歲幣賺回來的事情說清楚。”
孟青雲微微一笑道,“毅國是遊牧民族,除馬、牛、羊以及皮毛外,幾乎沒有其他產品輸出。而大宇朝每一種商品都是毅國的必需品,香料、茶葉、絲綢、絲麻製品、藥材 、陶瓷、書籍等都已經成為毅國不可或缺的產品,故而在貿易交易中,大宇處於貿易順差狀態,獲利較多,自然彌補了歲幣的損失。”
原來是這樣?
可這貿易順差是什麼意思?
大概是我讀書少,不知道這樣的名詞。
回去好好找一下這方面的書籍,免得下次談論起來摸不著頭腦。
孔小姐點點頭道:“外夷需要的產品多,花的錢就多,我朝賺得就多。”
你懂個啥!
孟青雲心裡暗笑。
大宇朝在貿易中的優勢遠遠領先,以致於毅國都不敢出口馬匹了。
這些馬交易到大宇,立刻變成戰馬,反過來增強自己的國防力量。
不買戰馬,而牛羊的進口量有限,無法實行等價交換,毅國只能用錢來買必需品。
而互市時,大宇商人只認大宇銅錢,不收毅國鐵錢。
不得已,毅人只能想辦法換取銅錢,再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