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題官這腦洞也是沒誰了。
孟青雲慚愧道:“秦老,學生還是對經義理解不深,以後定要多加努力!”
秦翰淡淡道:“誰都不知道出題官出什麼題目,所以必須夯實基礎,加強自己的應試能力才是正道。同樣的題目,不同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有大相徑庭的區別,你這要寫好自己的文章就是,不必要苛求某些細節!”
這個孟青雲認同。
後世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原作者看到都目瞪口呆,連呼意想不到。
當時寫文章哪有這種想法?
這一切都是你們腦補的結果。
“會試一定會考應用文題,常考的是詔、誥、表,但諭、令、教、敕、檄、策命等文體也要熟練,否則題目中一旦有,就足以致命!”
秦翰接著道,“就拿去年恩科鄉試來說,誰能想到考算學?但算學就出現在試卷中了,此刻後悔有什麼用?雖說算學題是陛下讓加進試卷的,但多學一點知識沒有錯。”
孟青雲點點頭道:“學生省的!”
“你在算學上造詣深,如果有機會去國子監授算學,你可願意去?”
“這••••••”
秦翰話風突然轉向,孟青雲措手不及,少頃,他說道:“算學博大精深,學生只是對計算有點竅門,其餘一竅不通,國子監授課就是誤人子弟,學生委實不敢做這種事情!”
秦翰沒有再去追究此事,他拿出一本手抄書冊道:“這是我這些年蒐集的一些會試真題,其中有考生的優秀答卷,也有我的新得,你拿回去認真研讀,相信會受益匪淺。”
這可是無價之寶。
秦翰是京城大儒,他親自謄寫的書冊,本就是寶物。
而且,有他心得在裡面,肯定是了不起的筆記,說是會試秘籍一點不為過。
孟青雲雙手接過,恭恭敬敬一躬。
這人情太大,他這輩子都還不清。
接著秦翰又道:“以前我說過,二月開始三天一輔導,現在想來是我考慮不周。你的火鍋店馬上要開業,生意的事肯定耽誤不得,你先看著書冊自學,有什麼疑難直接來找我。至於集中輔導,等下半年再說!”
秦老這是嘛意思?
不輔導我了?
還是另有原因?
孟青雲琢磨不透,只好帶著疑惑回來。
當他開啟一看,頓時感激涕零。
這些真題後都有秦老自己寫的文章,謄寫的優秀文章也做了批註,還有好多新得體會••••••要是把這本書研究透,會試也差不多了。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秦老這是讓孟青雲自己磨礪自己,挑戰自己,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讓自己更優秀。
溫室的花,經不起風吹雨打。
秦老不想讓他成為一朵溫室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