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舉子齊朗誦《鹿鳴》。
配樂響起,舉子們隨著音樂節奏,齊聲朗誦:“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舉人們早把這首詩背的滾瓜爛熟,齊聲朗誦整齊是整齊,但聲調就不好控制了。
口音各異,方言夾雜,如同一鍋臘八粥,各有各的韻味,和巡撫一口純正的京腔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不過,沒有排練過,完全是現場表演,能把詩朗誦到這個程度,也算很優秀了。
第三個程式便是跳魁星舞。
魁星舞也叫鹿鳴舞。
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士子們心目中,魁星至高無上,因此在跳魁星舞這個階段,必須注重禮儀,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鹿鳴”樂響起,舉人們隨著音樂節拍翩翩起舞。
有喜歡舞蹈的舉子,跳的莊重典雅,但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根本就不會。
孟青雲就是這樣一個南郭先生。
跳不好不要緊,只要你隨著音樂扭動就行,主要是看跳舞的認真態度。
重在參與!
這也不難,一眾領導就是領舞者,跟著他們照貓畫虎,也能跳出來母雞找窩下蛋的嬌態。
還別說,領導們跳的很專業,完全陶醉在舞樂中,姿態妖嬈,簡直就如藝術學校薰陶過一般。
這舞姿,不開商演真糟蹋了。
鹿鳴舞很有文化韻味的。
前世孟青雲在網路看過此類影片,現在看古人跳,那直接不是一個檔次。
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東施效顰。
少頃,樂止,舞畢。
之後還有一系列程式,依序是“迎聖”、“祭帛”、“獻爵”、“焚香”、“讀祭文”等。
這些程式結束後,知州龐萬春開始講話,他手持講稿,熱情洋溢的表達了對撫州舉子們深深的祝福和殷殷的期望。
最後是舉人代表發言,不用說,代表自然是新科解元魏忠賢。
魏忠賢的發言主要表達感恩,一系列的感恩戴德及栽培之恩,表達了考生的一片赤子之心。
魏忠賢發言時,程金一直撅著個嘴,絕對能掛住油瓶。
他不服氣。
他是院試第一,在他的腦海中,鄉試第一應該也是他,然後今天出風頭的人自然也是他。
但,他鄉試才五十名。
程金完全沒有檢討自己落後的原因。
是他當齋長耀武揚威,耍盡了威風,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是他驕傲自滿,認為中考第一,高考也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