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學學子突然有了灑掃任務,這個任務也有了新名詞,叫打掃衛生,包括爐亭衛生和環境衛生。
嗯,還有勞動,不定期。
這本是齋僕的事,為什麼讓我們打掃?
我們是讀書人,我們的任務就是讀書,幹這種卑賤的粗活,有辱斯文。
還讓不讓我們活了?
學生牴觸較大,怨聲載道,但學校態度堅定,把打掃衛生寫進學校規章制度。
學校免費提供食宿以及書籍借閱,學生不應該用實際行動回報學校麼?
所以,打掃衛生是學生應盡的義務。
再說,這也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不至於功名無望的時候,成為百無一用的書生。
當學生牴觸情緒最大時,府學發出通知,凡是不打掃衛生的學生,按違反校紀校規處理,輕者取消免費食宿,免費書籍借閱資格,嚴重者驅逐出校。
府學耍流氓,學生只能逆來順受。
取消免費食宿和書籍借閱資格,對寒門子弟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更不要說驅逐出校了。
所以寒門子弟首先閉嘴。
富家子弟根本不在乎免費食宿,他們大多時候就在外面吃,至於不讓借閱書籍,大不了在書店買。
但被驅逐出校就害怕了。
明顯,驅逐出校是府學底線,觸碰底線絕對沒有好下場。
府學教學優勢明顯,如果被開除去其他學校,相當於捨棄別墅去住茅草屋,將會被府學學生遠遠超越,中舉的可能性急速下降。
為這點小事捨棄中舉的機會,極為劃不著。
而且大多富家子弟是託關係,花重金才進的府學,進校的時候肯定有好多規定,比如孩子若違紀,那麼••••••
被開除的話,不說雞飛蛋打,也不說父母饒不了他們,到下一個學校,他們也會被別人看不起。
所以學校一強硬,學生都軟下來。
其實牴觸情緒較大的大多屬於富家子弟,那些寒門子弟幹慣了農活,打掃衛生這種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富家子弟雖然遵循規矩,但不屑去幹這些粗活,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他們放不下面子,紛紛出錢讓寒門子弟替他們打掃衛生。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
利用閒時間創收,補貼用度,寒門子弟樂得幹,有人還承包了好多衛生。
牢騷最多的當屬馬奕。
他清楚這事的始作俑者是孟青雲,但他又不敢公開攻擊。
孟青雲給他們教授算學,從這個角度說,也是他們的授業老師,隨意攻擊便是不尊師重道。
馬奕開始反覆旁敲側擊。
孟青雲都是輕描淡寫搪塞,他不喜歡和這種紈絝辯論,沒一點意思。
但今天馬奕的話,讓他不得不應聲。
“學生把齋僕的活幹了,齋僕失業,家裡無米下鍋,這就是搶飯碗,學校這事鬧得全城怨聲載道,簡直是給斯文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