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題共有兩道,一道是安國全軍之道,一道是關於邊境榷場交易。
這都是國家大事,可讓讀書人談這些事,不是閉門造車,就是紙上談兵。
真猜不透出題官出這樣的題目意義何在。
對農家學子來說,瞭解最多的就是農事,國家大事他們能瞭解多少?最多也就是書上看到的一些古例,或者道聽途說的一些言論。
換句話說,就是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格局就如此,讓他們如何答?
只能閉門造車,把此類國家大事編造成一段美麗的神話。
而且可能由於言語不慎,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禍患。
世家學子對國家大事瞭解的多,因為家中有人做官,老師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所以他們腦子裡對時政已經有了初步印象。
然而讓他們談國事,也是妄談,換句話說就是紙上談兵,根本提不出什麼有創造性的建議。
不過,世家子弟寫這樣的文章,肯定言之有物,優劣一目瞭然。
不管說的有沒有理,至少人家的話能沾到邊上。
從這個角度說,紙上談兵比閉門造車高了幾個檔次。
起跑線決定終點,寒門出貴子好難。
但現實如此,你又能奈何。
吐槽沒用,抓緊思考題目才是正道。
孟青雲排除雜念,深深吸了一口氣,一股濃郁芬芳的尿味,頓時讓大腦恢復清明,比服提神藥還有效果。
大概負責考點衛生的雜役,也是這麼想的,出於好心,他們把尿倒了,恭桶卻沒有刷洗。
嗯,先列提綱。
兩世為人自然有優勢,做為曾經的鍵盤俠,這些話題都在論壇或貼吧上噴過。
天不生我鍵盤俠,噴道萬古如長夜,噴道讓他的科舉試卷言之有物。
而且背誦了好多策論優秀文,借鑑一些,這兩道題便答出來了。
第一題安國全軍之道有坑,孟青雲自然能避開這個深坑。
考生大多二十歲左右,正是憤青年齡,尤其碰到與戰爭有關的題目,便會熱血充斥大腦,愛國情緒高漲,然後豪言壯語亂飛。
犯我大宇者,雖遠必誅。
打,往死裡打,把異族都滅了。
我要投筆從戎,跨馬踏破敵寇巢穴。
一寸山河一寸土,十萬青年十萬兵,我大宇青年應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投身到戰爭當中。
••••••
呵呵!
如果這樣寫,閱卷官對你試卷的評價只有這兩個字。
這題對孟青雲有利,前世那麼多安國全軍的論壇,隨便拿出些觀點,寫出來就能得到高分。
主旨就定為“慎戰 ”,“非危不戰”,還可以用一下孫子兵法中的一些觀點。
修明政治,確保法制,這是政治戰略,這個很重要。
富民強國,這是經濟戰略,也很重要。
利用外交,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也重要。
先勝而後求戰,立於不敗之地,這個也應該寫進去。
兵者詭道也,戰爭既要死人,又可能導致國家滅亡,所以國君和將帥對參與戰爭必須慎重再慎重,只有不輕易進行戰爭,才是安國全軍之道。
最後補充,慎戰不是不戰,而是在必要特定條件下的雷霆萬鈞,倘若豺狼入侵,迎接他的只有獵槍。
紙上談兵,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