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吃過餃子,孟青雲拎著禮物去拜訪族長。
孟氏今明兩年發展的規劃書已經寫好,拜訪族長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計劃的可行性,以及落實計劃。
計劃書寫的極為詳細,還附有好多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如何育肥騸豬,番椒種植的契約等等。
看完規劃書後,孟學義欣喜不已,他立刻遣散其餘人,單獨和孟青雲探討。
先探討養豬。
豬必須騸了,豬肉味道才能更好。
騸豬用烈酒消毒,這個辦法孟青雲實驗過,效果蠻好。
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快速催肥飼料,搞大量養殖似乎不太現實,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孟青雲建議在一些瘦田裡種植金花菜餵豬。
金花菜就是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稱號,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可餵養。
也就是說,金花菜還可以餵養牛羊和家禽,一舉多得。
瘦田種其他農作物沒有產量,金花菜卻不挑田,更喜鬆軟的沙質土壤,而且它是宿根,不用年年種植。
將金花菜用鍘刀切碎,用泔糟水浸泡,令其酸黃,拌以麩糠,用來餵豬,飼料的營養和適口性都有較大的提高,豬會吃得更多,長得更肥壯,縮短出欄時日。
這是飼料發酵,族人大多會這種技術,然由於畜禽少,不怎麼用。
除了金花菜,還可以收購酒糟來餵豬。
孟青雲清楚,族人都習慣了從田裡刨銀子,突然推行養殖肯定有牴觸。
原因是起初的投入不少,如果出欄後賣不上好價錢,就會虧出血。
這事孟青雲早已料到,他開出優惠條件。
族人養的豬,孟氏菜館按市價無條件收購。
啟動資金孟青雲給借貸,只要是養豬,借貸無息,收購豬肉時頂賬。
其次是種植番椒。
這是經濟作物,而且還是未知價值的經濟作物,至於長勢和產量,孟青雲也不能保證,第一年只能算是試驗。
所以讓族人在肥田內種番椒,阻力肯定不小。
孟青雲早擬好了契約,種番椒有保障。
簽訂契約,保底種植番椒。
也就是說,如果番椒畝收入不如小麥,孟青雲按小麥的收入給予補償。
如果產量高,孟青雲按市價收購,賺多少錢,孟青雲不提成。
賠了算他的,賺了是族人的,這條件很是誘人。
由於種子是由孟青雲提供,種戶不得將番椒和種子隨意出售給別人,否則按契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三就是創辦孟氏私塾。
這需要一大塊宅基地,需要和各房長商議,估計問題不大,這所私塾供孟氏後人讀書識字,志在培養孟氏下一代,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前途,誰不答應就是與整個孟氏作對。
孟青雲出資一萬貫修學校,印刷教材,如果不夠,後期再投。
如果這份計劃成功,孟青雲就是孟氏一族興旺的創始人。
不虧是先祖弟子,所有想法都是圍繞孟氏興旺,還自己掏腰包為族人鋪路。
我服你!
這個族長給你當都行。
孟學義暗下決心,等幾年就禪讓。
而後孟學義吩咐上酒菜,孟森夫妻也來敬酒,自然孟青雲又喝了個吐天吐地,好在這時代的酒不是勾兌酒,次日早上起來,仍然神采奕奕。